阅读历史 |

37黄雀(1 / 2)

加入书签

月上三更,严府大门紧闭。

乐绮眠站在厅堂中,环顾四周,房内空空荡荡,唯独西侧摆有明光将军的一副墨宝,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能看出主人喜好的器物。

“推崇明光将军的墨宝,却为枢相奔走,甚至利用闻师俭,置太子于死地,”乐绮眠视线滑过,没有片刻停留,“这幅墨宝放在大人堂中,可惜了。”

“乐小姐不问,”严洵只淡笑,“严某为何处处针对你?”

得知萧蟠被扣押,乐绮眠立刻猜到,这是严洵做的手脚。不为别的,他与乐绮眠见面的时间太过巧合,分明为当面挑衅。

乐绮眠说:“枢相的确在我手中,放了他并无不可,只是,大人打算开多高价码?”

严洵道:“严某并非为救枢相。”

不为救曹病已?

见乐绮眠看过来,严洵说:“乐小姐可知,枢相为何沦落到如今地步?”

她不接话,严洵便欣然说下去:“因为自始至终,他都追随了错误的君王。正如乐小姐,虽有乐小将军做倚仗,又取信于肃王,可应当清楚,你真正想做之事,没有一件二人能为你做到。”

他这话很有意思,仿佛仔细调查过她,对她知根知底,可乐绮眠不觉得,她有让严洵如此揣摩的价值。

“你看似与魏家联手,实则只为借势立足,一旦功成,必背信毁约。你拿走瑞昌的腰牌,蓄意接近太子,真正想做什么,自己应当最清楚。”

严洵条分缕析,不给人反驳余地。起初,乐绮眠并无异色,但听到“魏家”二字时,目光微动。

“金银纲的缺额,”乐绮眠直接道,“是魏家让你做的手脚?”

严洵失笑:“原来乐小姐今日才发觉,以曹病已之能,无法将你逼入受刑的绝境。”

果然。

鹰刑那日,饶是最早闻讯的乐斯年,也午后才赶到北营,魏安澜却能第一时间到场。严洵话中又透出对她接近太子的警惕,他背后之人的身份,不做他想。

“魏安澜许诺了你什么,”乐绮眠很快想通一些事,眼神渐渐锐利,“让你甘为他冒如此风险。”

从薛贤借刀杀人,到曹病已百般刁难,过去她认为这是与曹党的较量,可听到他这番话,她忽然意识到,其实从始至终,双方都是魏安澜棋盘上的卒子,在严洵的推波助澜下,互相厮杀。

魏安澜,才是那个藏身幕后的黄雀。

“魏家与曹病已不睦已久,白马河之战,没能叫他一败涂地,不得已让小姐入局,实为无奈之举,”严洵的态度却极为坦然,“不过,小姐可以放心,你所有功劳,二公子都铭记于心。”

“如果白马河大败、金银纲失盗,便是二公子的‘铭记于心’,”乐绮眠语调沉沉,嘲弄道,“那请大人也务必体会一番,被铭记于心的滋味。”

她也少有情绪外露的时刻,但不意味着被人反复愚弄后,她还能好言相待。

严洵缓声道:“乐小姐自然可以对二公子不满,但你接近肃王,又扶植太子,想狡兔三窟,二公子可从未怪罪过。”

说完,他缓步走来,露出个耐人寻味的笑。

“不谈肃王开罪闻氏,危如累卵,且说太子,乐小姐难道从未想过,为何圣上不到而立,便子嗣断绝?又是否记得,侍奉圣上的老道,是谁举荐给圣上?”

道圣无嗣,原是魏家做的手脚。

乐绮眠蹙眉,骤然想起,镜鸾之变前,道圣并非无嗣,只是在战事中夭折。后来国朝平定,他欲广延子嗣,却精力不济,魏衍便引荐一名老道,为他炼制龙虎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