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再现其一(1 / 2)

加入书签

归德四年末。

薛韫知从寄宿的佛堂后面走出来,捡起一张破烂麻披风裹在身上御寒,看着大街上的贴满装饰,才意识到已经快过除夕了。

难怪最近庙里给她送斋饭吃,也不往外轰人了。

薛韫知是没领那份情,一边接过斋饭一边说:“今年洛京年前救济坊不开吗?你们这里人真抠。这么薄寡的粥,大过年的就给人吃这个?”

“你!”僧人没见过这般不敬之人,忍了半天才道,“好吃懒做,游手好闲!”

她又被轰了出来。

顺兴年间景惠帝修了许多救济坊赈济灾年。不同于顺兴年间许多沦为临时笑话的政策,洛京的几所救济坊在景惠帝驾崩后依然存在,只是逐渐变了性质。到如今,救济坊去的穷人是为朝廷修宫观换取衣食住所。

由原来的长乐宫扩建而成的供灯大殿,近日刚刚落成。近几年的洛京元宵,过得是一年比一年奢华了。

薛韫知还“在世”时,便看不爽萧盈这波铺张浪费的绮靡之风。如今“死”了还要备受其苦。大年三十,饿着肚子吹北风。

她平时搭地铺的破庙突然被官府征用了,经常与她扯皮的僧人也在一夜间失去踪影。取而代之是摆了一堆长案和“破烂儿”,不知干什么用。

除夕白日,街坊间少行人,薛韫知想混一口饭都成了难事。她又路过平日借宿的破庙,门口竟然有侍卫看着,看来是有大人物。

??有大人物,总有口好吃的吧。

她从前在白承玉府上住过一段,跟白承玉学过一些“偷鸡摸狗”的小本事,虽然不登大雅,但胜在好用,比如在这样的时刻,管饱又解气。

薛韫知翻进破庙,先偷拿了几个包子揣上,咬来一尝,好呀,三鲜馅儿的!

她留意着庙里的人,竟然有十几众之多,再仔细一看,仿佛都是鹤峰书院的学生,每人身边跟着一两个家仆,倒腾着桌上的那堆“破烂儿”。

诶不是,大过年的。

让孩子们好好过年不行吗?

薛韫知心头火气猛涨,她认出来这是什么了。

自从景惠帝宋明驾崩以后,接连陆安失势、苏群玉病重、谢庭渊归隐,朝堂愈发混乱昏聩。自梁国建立以后,新起的相州魏氏一族投机谄媚,竟学楚臣细腰之事,半点风骨全无,因听闻先太后萧盈喜欢看灯,朝中便风靡起一股献灯的风气。若是在以前,薛韫知就要冲进宫里骂人了。

但现在她没处骂人。

一来她已“死”了,被萧盈背刺弄死了,想必萧盈也不会再听她谏言。

二来萧盈也死了,被白承玉和崔林合伙杀了,想骂人只能等下地府。

呵呵。

既然萧盈已死,这灯又是献给谁看的?

几日后,薛韫知从坊间得知了更气人的事。今年朝廷不但不开救济坊、不理会天下二十一郡战乱疾苦,竟然还要从本就岌岌可危的国库去办灯会。让百官轮流献灯、评选最佳,把这等奢靡无用之事明目张胆地宣扬。

薛韫知只想冷笑,梁朝的实况她最清楚,一年前供她出征时,基本的粮饷都供应不出,还要怪罪到她头上。

天下笑柄!

南边瑶国还看着呢!

世人都说萧盈是位祸国妖后,贪权重利,私欲过重。薛韫知也认同萧盈的确是目中无人唯我独尊,绝非好君主,亦不算好人。但要祸乱天下,哪里只靠某一人?她死后的梁朝,不是更烂了吗?

元宵日暮。

百官宴长乐宫,洛京百姓咸来围观。

薛韫知混在那人群中,徐徐往着高台挪步。过去半个时辰,仍挤在外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