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7京中贵女3(2 / 2)

加入书签

她声音哽住,从前她最爱动不动将“死”挂在嘴上,已经很就不说了。如今仿佛怕一说出那字,便真成了不归之人。

“他怎么就不等我,不信我便走了,怎么就不跟我说一句呢……”说着,止不住滚下泪来。

紫鹃听得心酸,眼圈也红了,轻声劝慰:“姑娘别怕,咱们等着总会有音讯的。裴总领这样的人,侍奉佛祖菩萨多年,定能有各路神仙保佑,不会轻易出事的。他是那等人,哪怕是危难,也定会设法脱身。”

她轻轻摇头,泪水沾湿鬓边,只道:“便是今日进城,我才知处处为难,往后我一人撑着这府里,便再没人……再没人……”

紫鹃听得心酸,只抚着她的肩,轻声劝道:“姑娘别讲这些话……姑娘如今是有福之人。您身边的人,是一个一个聚来的,都靠姑娘撑着府中才能过上这般日子。便是裴总领不在了,可还有其他人忠心侍奉姑娘啊。”

黛玉却不再言语,便是裴石来了之后良久未曾哭过,倒一次性在这会都给还了。

小红吩咐丫鬟传话去园子。李纨得知黛玉已经安然回府,心中一松,随即便有些发慌。

她忙问:“兰哥儿可回来了?”却只听得下人回话:“还未回来呢。”

李纨心里“咯噔”一声,她自然知道林姑娘是为着这件事才叫人传话的。显然,眼下人回来了,事却没成。

黛玉在布置差事的时候,便想过在延义村留宿可能遇到跟裴石他们一样的危局,所以定好的无论如何得当天回到长安城。

便是为了这样,让贾兰领着护卫在城西门里接应,免得进城石义军多事,节外生枝。

人手备了,用于打点的银钱也给了,连兰哥儿年纪小,怕他应对不来,还特地叫了周瑞家的跟着。可如今看来,一切布置竟同虚设,贾兰他们不见踪影,反倒是黛玉他们自己应对守军,出米贿赂、应酬解围,全靠一人主张。

纵然外头不知这前因后果,府中管事们却都心知肚明:兰哥儿这桩差事,是确实没办好。

莫云便是没有指示也知道这事关巧,把送粮安排妥当,便叫人去寻兰哥儿回来。

李纨也听得去南院打听的婆子嘴快,说了城西义军起了些动静。可打听后楼颦儿回来的态度,却什么也没有。她心头七上八下地想着如何解释,直到贾兰进门,这才赶着同儿子一道去了后楼书房。

黛玉正与平儿交代事宜,书案上堆着账本与清单,灯下她神色倦怠,眉心蹙着,一看便是乏力中仍强撑着精神。

如今进府的百姓日渐增多,黛玉已打算将宁府那边接应事宜交给平儿打理,以缓她身上重担。

李纨同贾兰一道进来,刚跨门槛,黛玉便抬头看了一眼,只淡淡对紫鹃道:“奉茶罢。”

李纨心中惴惴,贾兰亦觉不安。黛玉也没叫李纨焦虑多久,才放下手中账册,唤道:“兰哥儿,今日出门,可有遇上什么事?”

她语气极轻,不带怒容,可一字一句都似平静水面底下藏着暗流。

贾兰低头作揖,道:“是我不好,未能到城门接上姑姑,让姑姑受了委屈,险些误了事。”

黛玉听罢,只略点头,道:“原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我在城西不见兰哥儿,若是等了半日倦了回府倒也还好,只怕你也给义军扣下了,险些叫我心里又多添一件事。如今见你安好回来,我也就安心了。”

虽说没有以前那般夹枪带棒的,但李纨听得出黛玉说得温和,实则暗藏刀锋,只是她不好责备晚辈就是了。

毕竟昨夜议事时时候已经不早,黛玉便将此事交给了李纨。虽说的是贾兰误事,但是便是平儿在,也知道在说她母子临事退缩、误事失信,黛玉不愿深究,反叫人无地自容。

李纨一时也不好多辩,只默默垂首。

贾兰年纪虽小,心思却不笨,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他毕竟跟黛玉没有多少交往,便是来了后楼才亲近了些。他只觉得二奶奶便是人中龙凤,与母亲不同,即擅诗书,又明文章道理,却不似夫子婶子那般严厉,反而待人又宽和,便是对裴师傅那种只会冷脸瞧人的,也常是笑脸迎人,很是温和。虽说管家之事多有磨难,但他也知道府中这些下人很是难管,如今府中这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