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8百口莫辩(1 / 2)

加入书签

小盛子会招供,自然是流萤算好的。

从春桃供述小盛子会花心思满足妹妹红绡的愿望、甚至冒险给她带回宫外的首饰来看,小盛子对这个妹妹显然是掏心掏肺的疼爱。

若真出了事,小盛子必定会一人抗下所有,哪怕知道自己会死无葬身之地,也绝不会供出妹妹去。

关采曼应该也是深知这一点,才特意选了这兄妹俩帮她做事。为的就是小盛子绝对的守口如瓶。

但软肋总是双刃的。

关采曼能利用这点吃定小盛子,流萤自然也有法子利用这一点叫小盛子反水。

那晚她传唤来春桃亲自交代了那一番说辞,千叮咛万嘱咐,要春桃绝口不提红绡二字,全部推到小盛子身上。

能被关采曼能挑中办事,他必定也是长了个好用的脑子。岂会听不懂春桃的意思?又岂会任这样摘出红绡的好机会溜走?

势必为了能真正保下红绡,而选择与他们统一口径,承认所有罪过,并且咬死关采曼。

只有彻底拖垮了关采曼,红绡往后在宫中才算彻底没了性命威胁。不然,即使侥幸逃过这一劫,等风头过去,关采曼必定要将全部怨气都报复到红绡身上。

是以,小盛子在听清楚春桃的“供词”后,即刻就想明白了其中利弊,哪怕不懂为何春桃要帮红绡,也顺着她的话,有丁有卯地交代了起来。

“皇上,贤妃娘娘。”

小盛子拖着奄奄一息的身子,往众人面前爬蹭出一道血路,直将头叩在地上,“奴才确实是利用职务之便,为关充媛盗卖宫中物件往外换钱,已有一年之久。”

关采曼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大了双眼死盯着小盛子。

见他还要张嘴,心中的恐慌一股脑冲上头顶,当即叫关采曼乱了分寸,猛地起身就冲他而去。想一脚踹死他,叫他再不能乱说,却被一旁眼疾手快的琼英一把拉住,眼含警告地将她按回了座位。

小盛子见关采曼如此愤恨,更是一点不敢拿妹妹的将来冒险,加快了语速,只想把他知道的事儿全部抖落干净。

“奴才在尚食局是记录管理每日用材的小工,每逢三逢六的日子轮值,跟着食官公公前往北武门接收和检验光禄寺当天送进来的食材。这才有了接触外界的机会。而光禄寺那头,跟随运送宫廷膳食的队伍里,也有一人是关充媛提早安排好的。正是光禄寺丞的身边一个侍从,粗眉毛大眼睛,细长脸上全是斑点。但关充媛并不让奴才知道那人叫什么。”

“奴才每次都是趁着两位大人对数的时候,与那侍从交手。奴才把关充媛给的宝贝给那侍从,他再将上次卖掉的金豆子换给奴才。东西都藏在袖子下用绒布袋装着,天色又黑,动作又快,而且也不是每次碰头都有货,一个月里也就那么一两次。是以一直没有旁人察觉。”

“今日那支步摇就是那侍从没转手出去的,说品相差太多,没人要。但奴才明明记得上次给他时还是完完整整的,不知他怎就弄坏了。奴才心里揣着事儿怕回去不好交差,就没注意到隔墙还有人,便……便冲撞了贵人。”

小盛子气息虽虚弱,但说气话来却十分通顺流利,一点不像现场编造的。

众人听了也是各自心下都有了评判,时不时再扫向关采曼就各有深意。

尤其是闻寻,寒潭眼底尽是不屑藏匿的冷漠,看得小盛子犹如吃了定心丸,继续拱火道,

“奴才从前经常给关充媛宫中提送膳食,每次打赏从不抠搜,奴才还记关充媛个好。有一次关充媛借口没赏钱了,要我帮她走一趟,还说事成了就分给我一成。奴才贪心,自然也就应下了。”

“一而再再而三,奴才便彻底跟着关充媛生财了。起初还犹豫过关充媛是主子,怎会缺钱?后来见得久了便知道原是她打点上下出手太过大方。光是关充媛不吃姜这一点,奴才就替她给徐尚食送过不少东西,这才每顿都能给她单独做一两道不同的菜式。”

小盛子既然决定了要出卖关采曼,索性就什么都不遮不掩。闹越大,关采曼死的可能性才越大,红绡活下去的可能也就越大。

他本就没什么良心,除了妹妹再没一点在乎的。

之前认命死扛也是为了关采曼能看在他忠心的份上以后善待妹妹,然现在有了更能保证妹妹万无一失的法子,小盛子自然就豁出去了,逮谁咬谁。

徐尚食突然听到这里面竟还有自己的事儿,差点吓尿了,忙不迭跪下,将这两年与关采曼之间的来来往往摘了个干净,声泪俱下乞求皇上和贤妃饶恕。

其实花钱买通人这种小事儿,宫里无时无刻不在上演。太微不足道,以至于都快成了后宫中默认的行事法则。

只要钱到位了,就是能比旁人活得更滋润些。这也是为什么无论奴才、还是主子都想往高处走的原因。

贤妃自是没空搭理徐尚食,不耐烦摆摆手撵了他下去,想让小盛子继续交代,不料关采曼却像是承受不了刺激倾数在这一刻爆发,突然大喊起来,“你们血口喷人!我根本不认识你们!”

关采曼被眼前几人气得发抖。但她仍然认为小盛子不是自己宫中的人,只要自己一口咬定没做过,凭他们再言之凿凿也没法真的治她的罪。

偷盗宫中宝物、与还能将手伸到宫外互通有无,无论哪一条都够她关氏一族死上无数次了。叫她如何敢认?

关采曼使劲挣脱着琼英的束缚,想再为自己再辩解两句,奈何贤妃早已没了耐心。只凌厉瞪她一眼,那寒霜般的眼光便化作闸刀,将她嘴边所有的话斩断了回去。

贤妃冷冷问小盛子,“经你手的东西都有什么?”

定罪要讲证据,光听两个奴才的说辞确实还不够。

“多是镏金镯子、翠玉玉牌之类的饰品。因为奴才只能贴身收着,拿不了大件……哦对了,上个月关充媛给过奴才一对东珠耳坠,足换了鼓鼓两大袋金豆子回来,应算是最贵重的一个了。”

小盛子明白贤妃的意思,是想让他说几个在庆祥宫或是别的宫室,查库房能查出缺漏的东西。

但那么多东西他哪儿记得住,就算记住了大概什么样,也实在叫不出名字。所以只能说个最值钱的碰碰运气。

可能老天也看在这是他搏的最后一次,帮了他一帮,竟叫贤妃真的想了起来在闻寻初登基的那年除夕,为大赏后宫,她特拿出百济国的东珠贺礼给每个妃子都打造了一样首饰。

而赐给关采曼的正是她亲自挑选的一对耳坠。

当时贤妃初掌权,急需一个能死心塌地跟在身边,帮她递话给下面嫔妃的人。挑了一圈家世,便是关采曼优先进入了贤妃的视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