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确定发展方向(1 / 2)
由罗瑞祥领袖亲自主持会议,参与者除了钱博文、李院士等核心科学家外,
还有来自航空、航天、船舶、武器等各大军工集团的总负责人。
“同志们,”罗瑞祥领袖目光扫过全场,缓缓开口:
“一百吨星陨合金,已经成功复制出来,并通过了所有检测。
这批材料的战略意义,我想不用我再多说。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最高效、最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这批珍贵的战略资源。”
会议室内立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争夺”。
“领袖,我们航空集团急需至少三十吨!新一代‘升龙’战机的原型机已经进入关键攻坚阶段,有了这批合金,我们有信心在半年内完成首飞,并且多项性能指标将全面超越鹰酱的战机!”
一位肩上扛着将星的航空集团负责人激动地说道。
“老张,你们航空吃肉,也得给我们航天留口汤啊!”
航天集团的负责人立刻反驳,
“我们的重型运载火箭项目,还有几个关键的空天飞行器项目,对这种耐高温、高强度、轻量化的材料需求同样迫切!我们申请二十吨,不能再少了!”
“各位,各位,听我说一句!”
船舶集团的老总也坐不住了,
“我们的100型攻击核潜艇和002型电磁弹射航母,都等着米下锅呢!耐压壳体、飞行甲板、关键结构件,
哪一样离得开高性能合金?我们申请四十吨!这还是保守估计!”
一时间,会议室吵成了一片,堪比菜市场。
每个人都想为自己的项目争取到更多的星陨合金,毕竟这东西太重要了。
秦浩坐在一旁,看着这些平时在电视上才能见到的国家栋梁们,为了“星陨合金”而争得面红耳赤,心中感慨不已。
罗瑞祥领袖等众人稍稍平静了一些,才开口道:
“同志们的心情我理解,这批材料虽然有一百吨,但相比我们庞大的需求,依然是杯水车薪。”
“而且这只是第一批,将来还会有更多,所以大家不要再争了,必须用在刀刃上。”
经过一番激烈的协调和综合考量,最终,这批一百吨的合金有了最终归属。
航空集团获得三十五吨,优先保障新一代战斗机和航空发动机的研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