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6会试(2 / 2)

加入书签

此时听到小厮的话吓得险些摔倒,赶紧带着仆从找过去,仆从还没翻过墙,就看到她拎着什么东西返回了。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鲁莽!”二夫人惊呼,“你这是……这是个人!”

钟令将抓住的人往地上一扔,将刀递给小厮拿着,打了个哈欠,“叔母,就是这人,在西边的院墙外放鞭炮,还带了两只大公鸡,我瞧他腰上还栓了铜锣,看来他是要作弄一晚上的,叔母您先看着处置罢,我去睡了。”

二夫人在一众目瞪口呆的下人中显得还算冷静,她深吸一口气,留了几个强壮的小厮在此守夜,带着地上那个缩成一团的离去了,离开时那人腰间铜锣被仆从的家伙什撞击,激起一声响动。

钟令闻声而道:“凌家桥住了许多达官贵人,应当不止我一个要考试的,叔母或许可以将人交给其他家处理,只说这人是咱们抓到的就是了。”

二夫人心领神会,于是对那人狠厉一瞪,回头又对钟令温柔一笑,“此事你便不要操心了,赶紧歇息去。”

钟令心境平和地回去睡下,一夜无梦。

是日天还未亮,二夫人便亲自将她送到了贡院,等她提着篮子进了门才放下心来。

进了门就是一重庭院,里面重重兵卫,两人对一个考生进行搜检。

钟令这时才有些紧张了,只因前几年朝上曾有人提出要解衣搜阅科举考生,好在被一众文官抗议,说此举有失士礼,遂也作罢不提,然而谁知道今年这恩科有没有作怪的,

看到并未脱衣检查,她松了一口气。轮到她时,她便老老实实地将考篮递过去,又脱下两层袍子,士兵检查了外袍,又仔细看了看她贴身的衣裳,检查并无异样便放了行。

放行之后又是一番文据对比,等核对无误她才进了中门,一进去便见西廊一列排开,似有千间廊屋,钟令知道这就是士子试处了。

她找到对应的号舍,将考篮向内一放就开始闭目养神。

一番折腾,至此天也才蒙蒙亮。

来前已在钟府用了餐,此时她又从篮子里拿出两个饼子吃了起来,在心里默背了几篇平日里写过的好文章。

吃完饼子又有考官对照着号舍一一确认浮票,等确认无误了,才按照号舍分发试卷。

第一场考的是经义,考题到手,钟令先看过去,考题为“‘君子不动而敬’,论修身与治国的关系”。

她搁下笔在脑中打起腹稿,“君子不动而敬”出自《中庸》,这句说的是君子慎独的境界。

提到这境界,读书人都不会陌生了,于是她脑中也闪过诸多文段,她整理片刻,已有了头绪,待整理好思路后,便提笔写道:“或语或默,士之所以为仁也,或进或退,臣之所以事君也;或擒或纵,兵之所以为律也;或弛或张,王之所以化成于天下也。”

有了破题之句,下面的写起来便轻松了,“君子以敬为本,修己以安人……”

二月的天还寒凉,钟令写卷子时还不觉,等到下午答完了,便觉冷风飕飕,她这习武之人且搓了搓手,更不要说诸多文弱考生了,到了夜间,便听见了数声咳嗽,或东或西,此次彼伏。

她吃了几个饼子后便睡意上头,倒是没被那些咳嗽声影响,裹着袍子香甜地睡了过去。

至第三日时,乍然回暖,钟令才写了没几句额上就出了汗,等到午时才脱了厚袍子,然而气温回暖的坏处也随之而来,几千个男子在狭窄的号舍中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