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信山生捉虫(2 / 2)

加入书签

马主簿与周县丞坐在一处,也察觉到了崔友诤的眼神,顿生疑惑,又有些欣赏这书生的才气,听他口称学生,这揽月湖又靠近学宫,便笑问道:“崔郎好诗才,可是学宫学子?”

“学生惭愧,尚未考入学宫。”

“尚未考入?便是有志要考了?”

“正是,学生已经报名了今年的入学试,只是…”

他这个只是一开口,周县丞顿时紧张了起来,他不信竟有这样的愣头青,竟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破此事,就算他说破了,自己托词几句只说不知,回去说是下头人做事不靠谱,遗漏了两封,总之文书上行文日期都有,印也盖了,便不是自己失责的过错,上峰哪怕责问,也不过是口头训诫几句,这也是他行此事有恃无恐的原因。

马主簿则是猜疑这学生是否是因为报考学宫而来此,听说周县丞的手中还压着两封文据,这事在县衙并不是秘密,他与县令都知道他这些年借这事收敛了不少财物,还收得了几个门生,县令早两年还曾提起过此事,只是当时尚有其他要事,又未曾听闻学子状告,便没有整治。

然而近一年看来,县令与周县丞之间似乎已经达成了某种平衡,这对马主簿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他贯来唯县令之命是从,当初打压周县丞一派时可谓是手段刚硬,如今两人若是媾和,他帮着县令做的那些事,岂不是成了是他一人在搞派系倾轧?

若眼前这个崔友诤是为了文据而来,只要他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破,必然会打破他们之间那微妙的平衡,即便县令不想与县丞撕破脸,此时也得先下他面子斥问一番,这是打破他们平衡的好时机……只要这一想,马主簿捏着酒杯的手也渐渐用力起来。

“……只是学生的文据……”

“啊!”

一声惊叫打断崔友诤的话,众人都皱眉看向出声的人。

原是钟令看着抬进来的弓一时忘情,她羞窘不已,“窥见神弓,有些失态,望县尊勿怪。”

县令却是一笑,因她这声怪叫也想起自己该当应允她一试神弓,便叫她过去,“先前的弓只是半石,这是一石的弓,且看你拉不拉得动?”

马主簿看着她去取弓,暗怪她爱抢风头,仍想问崔友诤,周县丞却已调转了话头去夸钟令了,“十五郎果真伟力,竟能拉满。”

崔友诤见众人注意力都不在自己这里,深吸了一口气,还想开口,就见到那怪叫的少年举着弓来到了自己身边,“见过崔兄,在下钟令。”

他有些恼这少年打断了自己的话,只是淡淡道:“钟兄。”

钟令却很热情,“崔兄会射箭么?”

看他摇头,她便将一只箭筒拿给他,“那便劳崔兄为我递箭了。”

说完她径直走到亭子边缘,周围的人也都识趣地让开,崔友诤只觉这少年甚爱出风头,却已被塞了箭筒,看县令的注意力也在这少年身上,便只得跟着她过去。

看她伸手,他当即递了支箭上去,羽箭离弦声响起,他突然听到一声低语:“崔兄若是为了拿到文据,最好不要在此时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