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3桔红糕(1 / 2)

加入书签

好事要趁早,两家长辈将成亲的日子定在了诸事皆宜的十月十五。

林富贵和张氏原想留苏月娘在浮桥住到出嫁,但苏月娘心里惦记着正在更换桌椅招牌的店铺,便委婉地拒绝了阿舅与阿妗的邀请。

再次回到凤池,手脚麻利的林木匠交付了最后一套桌椅和新的招牌。

应苏月娘的要求,这招牌重新更了名,由先前的“月娘面线糊店”改为“月娘小吃铺”。

毕竟店里除了面线糊,还卖其他的东西,再以面线糊店为名,怕是不大妥当。

将店里收拾妥当过后,苏月娘与许东山一起去关帝庙帝爷公面前祈了愿,还托关帝庙门口的半仙算了个开业的好日子。

数个好日子摆在苏月娘面前,苏月娘果断地选了最近的九月初九。

月娘小吃铺开业那日,昔日旧客与厝边头尾都来庆贺。

刘昌还亲手题写了一副庆联,让苏月娘张贴在大门两侧。

两大串挂在屋檐下的长蛇鞭炮自然垂下,一直蔓延到了一旁的地面,点燃了引线,火花顺着引线一路上窜,点燃了鞭炮。

一片噼里啪啦的闹腾声中,红色的炮皮四处飞扬。

被鞭炮吓得到处乱跑的阿生在鞭炮响完之后称职地提着沉重的锣站在苏月娘和许东山身边用力地捶了两下。

苏月娘与许东山一齐揭开盖在招牌上的红布,比先前那块更加精致的新招牌展露在众人面前。

“今天是小店重新开业的头一天,为了讨个好彩头,今天无论吃什么,都只要付一半的钱!另外,今天正好是重阳,只要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家过来,我们都会送一碗不用钱的排骨汤!”

当苏月娘宣布了这事儿之后,来凑热闹的众人纷纷叫好。

待月娘小吃铺正式开始营业,客人们纷纷涌入了店里。

好在许东山和临时过来帮忙的林大松提前备了吃食,不然指定应付不了这么多食客。

当然,许东山和林大松也没清闲多久。

月娘小吃铺今日只收一半钱还送老人家们排骨汤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客人们跟韭菜一般,一茬一茬地冒出来。

后来厨房里实在忙活不过来了,苏月娘便擦了手回厨房接手了煮米粉的活,给客人们送吃食和收拾碗筷桌面的活就留给了许春喜和红姑。

……

月娘小吃铺的生意一直十分红火,虽然第二日不再减免饭钱,但客人们依旧乐意上门给苏月娘捧场。

林大松和许春喜两口子也就暂时在凤池住下了。

一连忙活了半个月,小吃铺的食客才稍微少了一些。

每日颠锅抡勺,累瘦一大圈的林大松见客人少了,激动得赶夜与许春喜商议回家的事情。

怎知道许春喜听了林大松的话,一把甩开他的手,直骂他是个不爱干活的懒骨头。

林大松揉着酸痛的胳膊那叫一个有苦难言。

但想着近来表妹与大舅哥不仅要忙店里的生意还要准备成亲的事情,小两口也不容易,大不了他再多干半个月就是。

相比于累得快要哭出来的林大松,许春喜倒是干劲十足的,她可是受了公婆之托过来帮着操办婚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