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泉州卤面①(1 / 2)

加入书签

老话说得好,“天袂光做工,大富又大贵”。(1)

月亮还挂在山头,苏月娘便神采奕奕地从屋里走出,并去敲了对门。

屋里静默了一会儿才传来????的声响。

不消多时,许东山出来了,一向身板直挺的他此时难得有些耷拉,苏月娘走近一瞧,瞧见他的眼是合着的,只是凭着记忆在往前走。

“许大哥!早!”

许东山好不容易睁开迷蒙的眼,见暗摸摸的周遭,他无奈地扯了扯嘴角。

“有必要起这么早吗?”

“没必要吗?”苏月娘双目炯炯有神。

许东山,“……”

……

今日是开业的好日子,苏月娘自然是好好地?饬了一番,抹了香粉又涂胭脂的,便不好总是往厨房去。

于是准备二十种面线糊配料的活便全然落到了许东山的身上。

“许大哥,天快亮了,我出去买油条了!”苏月娘往厨房里探头。

许东山背对着厨房门切着鸡卷,头都没回一下,“好。”

“辛苦你多干点了!”苏月娘扶了扶别在耳边的一对小银花,提起竹篮,哼着小曲出了门。

凤池地段好,周边有庙宇与大片民房,自成一个小市集,现下天还没怎么亮,外头的街道上已经挤满了贩卖土产、海产的商贩。

苏月娘一出现,戴着金黄斗笠的惠安女(2)、簪着满头鲜花的?埔女们连忙大声朝她吆喝:

“新鲜的鱼呦!便宜卖咯!”

“快来看看我的鱼!还有虾!都还活跳跳的!”

惠安女和?埔女都是出了名的勤劳能干,挑着沉重的担子离开渔村,将鱼虾贩卖到别处。

苏月娘寻了个前几天卖过她海鲜的惠安女买齐了海蛎、鱿鱼和虾,打算中午做一顿卤面。

海蛎还需要热情的惠安女帮着去壳,苏月娘打算买了油条再折回来取。

街上仅有一家卖油条的。

头家和许东山是本家,和许东山是没出五服的亲戚,前两天许东山带苏月娘来探过门头。

“许头家,先来二十根油炸鬼(4)!”

苏月娘来得早,大油锅上的漏架上才摆了七八根刚出锅的油条。

“苏头家怎么才买二十根!”许头家笑呵呵地转过身去扯面团。

“等这二十根没了,还得再过来麻烦许头家呢!”

许头家直觉苏月娘的生意一定能够长久,便主动给了她一个低价,请苏月娘一定要多照顾照顾他的油条生意。

苏月娘点了铜板放到许头家装钱的匣子里,“那也要请许头家多替我向客人们打报(5)一下!”

“一定一定!”

??

许东山把所有配料都准备好,堆放在靠近堂屋的窗台下,苏月娘也提着东西回来了。

“今天街上可热闹了,不愁生意做不起来!”苏月娘安置好那些滑不溜秋的海鲜,走到案台边巡视了一圈。

各类配料按照价格、荤素整齐列成三排,案台的右边是一个锃亮的大桶,掀开又扁又平的大圆盖,里面是热气腾腾的面线糊。

“东西都准备好了,你看看什么时候开门。”

苏月娘朝窗一望,清晨的阳光从窗外撒入厨房,挥散了长夜积攒的清冷。

此时,大门口聚集了几个先前说好要来捧场的厝边。

“月娘头家!还不开门吗!”

听到外面的声响,苏月娘展露笑颜,“把鞭炮拎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