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卤大肠(1 / 2)
这段时日,苏月娘经常与许东山一齐外出采买,有些厝边(1)都好奇苏月娘的来历,更有甚者还直接询问苏月娘是不是要嫁给许东山。
对于此,二人统一口径??表兄妹,不成亲。
苏月娘每日出门,一来二去也和几个姑娘、嫂嫂的混熟了。
这些姑娘嫂嫂对于苏月娘来说可不仅是厝边,还可能是潜在的食客。
于是苏月娘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要在许东山家开一家面线糊店。
这些姑娘嫂嫂们忙说等开业了会去捧个场。
在三月二十六,木匠拉车送招牌过来的那日,那些娘子们还上赶着过来看热闹。
这招牌自然比不上外头那些茶楼酒楼的气派,但是表面上刷了一层棕色的木漆,阴刻凹陷下去的“月娘面线糊”五个飘逸大字用黑漆描了几回。
牌面横竖平直,无任何一根碍眼的毛刺,再装上一圈深一色的刻花边饰,这招牌放置于平民市井中也算是数一数二的。
“苏头家,今天就把招牌挂上吗!”虽然木匠给苏月娘开了个实惠的价格,但这张招牌还是让他挣了不少钱,帮着挂上招牌,不过是顺手的事儿。
“辛苦您了!许大哥你去搭把手吧!”
既然要挂苏月娘的招牌,那么原先“许氏面线糊”的招牌便要撤下来。
木匠识趣儿地站在一旁等着许东山动手。
许东山站在“许氏面线糊”的招牌前看了又看,古朴的招牌仿佛在天晴了这几日又晒旧了几分。
他叹了口气,还是伸手握住了“许氏面线糊”的招牌。
粗糙的手触碰被岁月打磨得有些光滑的木招牌,那块木招牌好似一霎变得千斤重,让强壮的许东山无法一下子将其取下来。
才刚赶过来看热闹的几个阿嬷凑在一起嘀咕着她们从嫁过来起对许氏面线糊的印象。
许东山从细碎的言语中,听见他阿公和他爹的名字。
阳光普照,和煦暖光填满招牌的沟壑,回想起病逝的爹和日渐破落的家,那块招牌好似变得没有那么沉重了。
招牌被提起的那一刻,藏在招牌后的灰尘洋洋洒洒落了一地。
许东山亲自抱着那块老招牌回到屋里,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后屋的空房里。
许久没有等到许东山出来,苏月娘给来看热闹的众人倒了茶水摆了蜜饯,让她们坐在堂屋里稍闲聊一会儿便去屋后寻许东山了。
许东山对着那块招牌不舍了许久,摸了又摸,直到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才猛然想起要换新招牌的事情。
他刚走出房门,先入目的是一块湿手巾。
“擦擦吧!”苏月娘注意到方才许东山的手沾染了旧招牌背后的灰尘。
许东山没和他的头家客气,接过湿手巾,认真地擦拭一番。
苏月娘知道现下她提及任何与许氏面线糊有关的话题都是对许东山的伤害,索性,她就不特意提了。
??
开业的日子定在四月初一,这日子还是苏月娘去关岳庙(2)那儿找了个先生算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