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第十五章 欲申冤屈(2 / 2)

加入书签

桓权笑着离开书庐,崔伦看着桓权的背影,心中涌出一股莫名的冲动,隐忍半生,或许这就是他的机遇。

毛舒跟在桓权身后,随桓权一同离开了,只是临了还回头看了崔伦一眼。

桓权不爱乘舆轿,多少骑马代行步,毛舒原本也是不会骑马的,也是在桓权身边后,为方便传递消息,才学了骑马。

“崔伦为何突然同意了?”

毛舒不解,前番她费尽心思劝导,说尽了好话,崔伦都不为所动,反被他抢白了一顿。

“崔伦不是普通的读书人,他能说出那番话,必然是有见识的。这样的人,单纯的以利益诱惑是不成的。

读书人,心中难免有傲气,长期的困厄让他志气难以舒展,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理解与支持。

浩然之气,哪个读书人不想成为心怀天下的君子了?”

毛舒恍然大悟点点头,笑道:

“我明白了,要和理想主义者谈理想。”

“有进益。”

桓权带着一行十数人径直去了乌衣巷宜都侯府,宜都侯?人见是桓权,当即就有三四个小厮上来牵马。

桓权也不要人通报,自己一撩衣袍就朝府里跑去,府里的仆人见上桓权纷纷避让,有新来的仆役,不禁瞧着桓权的背影,向身边人打听着。

“他是谁?怎么这么横冲直撞的?”

“你不知道他?桓三公子,君侯亲弟,只是他多不在府中居住。”

“就是那个长得特别好看的桓三公子吗?”

“正是。”

“混说什么了?还不快去干活!”

追上来的都管当即喝止了两个嚼舌根的仆役再看了一眼,前面奔跑的桓权,无奈追了上去。

桓权径直来书房见兄长,桓玑闻声抬头,见是桓权,眼中按捺不住的惊喜,当即放下手中的笔,迎了上去。

“怎么回来也不让人提前通知一声,我好安排人来接你。”

“兄长。”

桓权向兄长拱手行礼,桓玑将桓权的手抬住了,道:

“你我乃是血脉兄弟,何须这些虚礼,权儿未免也太重礼了。”

“圣人有云‘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权与兄长虽未血亲,却有长幼之别,上下有序,方能长久。”

桓玑哑然失笑。

世人都说他桓玑端坐谨言,有其父遗风,却不知桓权才是最守礼知节之徒。

“你我兄弟许久不曾聚过,大将军新赏了几坛好酒,今日定要不醉不归。”

桓玑拉着桓权的手,两人同席而坐,桓玑絮絮叨叨说着府中琐事,无非是长子读书,次子练武,长女读诗之类的事情。

“兄长,有一事需你出面。”

桓权遂将那日东城王六的事都讲了一遍,桓玑闻言皱起眉头,道:

“又是因为江家那女郎?权儿,此番你似乎太犹豫不决了。若真是喜爱,纳了就是,若是无意,也该放其归去,你这样将人养于外宅,算什么?”

“不是养,那宅子是我送予她的。”

“这就更是玩笑了,她一介孤苦无依的弱女子,你给她一处宅院算什么?她又无自保之力,不过白白惹人惦记罢了。

你若真为她好,就该为她择一可靠之人,赔些妆奁也就是了。”

“这怎么可以!怎样未免也太轻谩江女郎了,她是个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