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第十五章 欲申冤屈(1 / 2)

加入书签

“公既知书,难道不知‘杀人者不死,伤人者不刑,是惠暴而宽恶也’?”

崔伦内心微恸,他何尝不想让有罪者受罚,他何尝不想报仇一舒心中委屈,可他已经失败过一次了。

曾经的他太过天真,以为自己可以求得一个公正,可后来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如今他已经一无所有,不愿再相信这个浑浊的世道了。

崔伦握紧了拳头,强压着心底的不甘,面上却不露出半分,道:

“恕伦愚钝,不能理解公子之意。”

“崔生,你是个聪明人,既然知当世困厄皆源于世家掌权,视百姓为奴仆,就当有所为才是。”

“公子高看崔伦了,崔伦不过一介白衣,不敢有大志。”

“大志也罢,小意也好。受了冤屈总要澄清才是,崔生之事我已然了解,解冤除怨,乃廷尉之责;替朝廷选辟贤才,乃尚书之责。公既知书,可知自己的责任?”

桓权一句一句紧逼,字字皆落在他的心头,他也曾熟读圣人之书,怎么可能没有读书人的志向,已经死寂的心再次被唤醒,崔伦直面桓权的目光,道:

“什么?”

“‘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公以为,曾子所言可否?”

崔伦内心震动,那被压抑久了的志气又涌上胸膛,眼眶微微颤动,呼吸也因为太过激动而颤动起来。

桓权继续道:

“孟夫子有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崔生以为读书人之志该如何?”

“浩然之气。”

崔伦喃喃道,内心触动,握紧拳头的手微微颤动着,一股正气直冲脑际,这些年的委屈不甘霎时都涌上心头,年少时兼济天下的理想,青年时的困厄难行,身遭罹难后世态炎凉的痛苦折磨……

崔伦吞咽着口津,喉头干枯泛着苦涩,目眦尽裂,眼眶通红,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战栗的状态中。

他猛地起身,看向桓权,这个未及弱冠、不辨雌雄的青年,正全神贯注盯着自己,目光真挚,没有一丝鄙夷。

这让受尽白眼的崔伦心中涌出一股暖意,从桓权的眼中,他读出了桓权的真诚与尊重。

士为知己者死!

崔伦没想到自己一介寒衣,还能遇到这样一位明白自己的人,他并不因出身而鄙薄自己,不因贫寒而侮辱自己。

在如此落魄之时,还有人愿意以“读书人”来待他,崔伦落下泪来。

拱手道:

“伦愿勉力一试。”

桓权起身抬手扶起崔伦,握住了崔伦的手,道:

“我便知崔生乃心怀大义之人,崔生高义,当权拜郎君才是。”

说着深深一揖,第一次被世家公子如此以礼相待,崔伦明显有些激动,忙扶住桓权。

“伦不过一介布衣书生,不甘敢当。”

“崔郎君,公今日所为,非为桓权,亦非为崔生,实乃为冤屈不能伸张无辜百姓,为天下公理,存真去伪。”

被重新唤起生机的一颗心脏猛烈跳动着,崔伦眼含热泪看向桓权,因桓权的话而触动,因有人理解而感慨。

“伦必不负公子所托,死而后已。”

“你不必死,崔郎是有志之人,有志者,事竟成。崔郎必能达成所愿。”

桓权轻笑着,解下自己腰间玉环,郑重放在崔伦掌心,道:

“权等着崔郎好消息。”

“这是?”

崔伦看着手中的玉环,有些无措。

“待此事了结,公可持此玉环来乌衣巷桓府寻我,直接报我桓权姓名就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