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章 殷商后裔成真(1 / 2)

加入书签

还是有几百万人嘛!

余切被印第安裔读者的热情打动了,他决定抽时间了解印第安人的历史。

这是他作为文学偶像的基本要务。

只要你买我的书,你就是我兄弟;你不买我的书,你将不再是我的兄弟。

一个英文书籍在美上市,作者通常可以获得售价的“10%-12%”,余切发觉,这恰好和中世纪宗教的税率大差不差。

当有人支付了这“什一税”,上帝应当回应信徒的呼唤。

一般认为,印第安人是美国各种民族中,收入最低的那一类,这是表面现象。

另一个现象是,该族拿到了相当大的转移支付,每年一些地方政府要固定花一笔钱,用于维护印第安人的民族多样性。

这些钱既不属于印第安人,也不属于政府,它处于一种薛定谔的状态——它每年都有一大笔,大概有三十亿美金左右,这是真实存在的,但你如果要细究钱到哪里去了,它似乎又不存在。

其中一部分用于购买印第安民族特性的东西,印第安文学也是其中一种。

莫马迪正是凭此崛起。他的崛起令美国文学界大喜过望,填补了空白。

他某种程度上是类似于阿莱之于藏地文学的情况。阿莱是余切的好朋友,原先阿坝文学期刊的编辑,现在是个专职作家。

中专毕业的马尔康少年阿莱早年是写诗歌的,扑街数年。

而后写,看似有所成就,实则继续扑街。

某天他大彻大悟,发觉可以用魔幻现实主义,结合藏地的民族史诗神话……这一套打法在国内无人能及,会写的不是藏民,不配写,真藏民不一定能写严肃文学,搞不好在抽瑞克五代,阿莱又借到了民族文学的东风,加之此时文学技巧也臻至大成,于是轻而易举拿到茅盾文学奖。

这是一个稳定市场,这是一个可以源源为余切提供销量的好地方。而且,它能保证余切以后的每一本书,都能挂在书店的前排,因为美国在这方面有一些补偿性的规定。

央台的摄制组发现余切搜罗起相关资料,他把那根羽毛插在自己的钢笔上,变成了一个殷商后裔,撰写文稿。

他的房间里面频繁出现作家兼史学家莫马迪,他的殷商后裔五十岁好兄弟。

余切把钱忠书的研究成果拿去给莫马迪看:“你发现没有,你们印第安人的一些文字,和我们的甲骨文是相似的。也许在几千年前,我们是兄弟。”

“印第安人为何在密西西比河的河畔居住?因为他们的祖先住在黄河。这是血脉深处的呼唤。”

“密-西-西-比-,黄-河-;听起来无关?不是的,几千年前,中国人不是这么称呼黄河,我们用的古汉语,还有弹舌音;而你们也自然不叫密西西比,那是白人扭曲了这个称呼。”

莫马迪大吃一惊:我蹭热度,我口嗨的,你跟我来真的?

但为什么那些字那么相像?

莫非真是这样?

“余切,这是你考证出来的吗?你有个了不得的发现!”莫马迪越看越怀疑人生了。

难道印第安人真是殷商后裔?

当然像了!

埃及文字也有和甲骨文相似的,苏美尔的文字也有和甲骨文相似的——说到底,人类原始的文字大多源自图画,只是中国人硬是把这一套象形文字体系用到了今天。

如果有个别文字相似,那就是同胞的话,整个地球都能被中国人强宣称。

但余切怎么会否认呢?

又不是他说的,是钱忠书自己考证出来的。稿酬我来拿,黑锅你去背吧。

他严肃道:“这是一个叫钱忠书的教授考证出来的成果,他是我们社院的副院长,但他不是一个官僚,而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在几十年前,他就拿到了牛津的文凭,他博古通今,中西皆用。”

“普林斯顿大学为了请他讲课,出价十二万美金一节课!”

这很容易查,假的。

但确实请过钱忠书。

莫马迪开始有点相信这件事情。

普林斯顿是一个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数量比学生多。没有两把刷子的人,是不可能被邀请去的。

如果一个人获得诺贝尔奖,且恰好在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学者们,会把自己的钢笔送给这个人,代表自己的最高敬意。

而且普林斯顿大学的汉文学比较牛逼。这代表钱忠书在这方面的研究,是受到认可的。

他问:“这个人这么出名,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他?”

“因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他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很少与人产生争论,他低调谦逊,这都是他一个人的惊世智慧,而我有幸见过。”

莫马迪露出敬佩的目光。“低调,朴实,他是一个真正的印第安人。”

“咳咳……”余切呛住了,道:“你说的没错。”

随后余切讲起了故事:“数千年前,有一批东方人跨越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在这里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园,当时中原大地正处于殷商年代,我们认为,这些人是毫无疑问的殷商后裔……”

莫马迪听后十分向往,接受了他这一套说法。

“我会为你的书来游说的,我相信你的,是我们印第安人想要的那种。”

莫马迪到底如何想的?余切不知道。

他真的相信余切的鬼扯?也许吧。

还是这可以用于团结印第安人?

因为印第安人其实内部有许多部落和种族,而现在他们至少有了一个共同的精神共同体——数千年前的殷商。

这个精神共同体十分完美,完美在它永远不可能被触摸,因此永远不可能被证伪。

作为印第安人的“惊世智慧”,印第安人的文曲星,莫马迪开始频繁为余切的奔走,并且向每一个印第安人推荐这一套观点。

“我们之所以要看《2666》,追捧余切的,不仅仅是因为他写了拉美史,还因为他是我们的自己人!”

“你看看他!他头上的羽毛,他胯下的战马!他的肩膀宽阔到可以停留一只雄鹰!他挥挥手,可戳穿美洲狮的头颅!”

“他是真正的战士!他流淌着阿兹特克勇猛战士的基因!”

余切当初拍摄的打猎视频和照片被莫马迪拿来游说。

印第安人看到他的身材后倾慕不已:是的,这就是我们印第安人本来的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