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章 英雄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改)(2 / 2)

加入书签

西班牙人卡门成了这个纪录片最近的常客,因为她毫不避讳的讲述西方奖项的真相。

卡门是个正儿八经的穷苦人起家的西班牙妇女,在为她的拉美文学军团五夺诺奖(加上未来的)的奇迹中,卡门强大的公关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巴塞罗那的街头,即便是卖一个水果,你也要给警察给好处费,和关键人物搞好关系;街头的一幕教会了我如何处事,直到我有了现在的地位,我仍然受益匪浅。”

卡门说“诺贝尔奖”也是这样,今天我们只是为了未来二十年小试牛刀。“当年马尔克斯拿文学奖,我几乎想办法打点了每一个瑞典人。”

“打点不一定能拿到那个奖项,但没有打点是绝无可能的。”

这档纪录片不断有中国人以前不知道的真相在披露。

到现在,余切已经基本锁定书评人协会奖。因为在智利针对“聂鲁达之死”的追查中,已经进入到第二轮调查,第一轮调查中,来自多个国家的医学研究员发现,聂鲁达在生前的确被注射了某种毒素。

新闻登上了各大媒体,“余切”的名字被频繁提到。

而奖项之外,宫雪和他就像是和之前一样,像是啥也没发生过一样,见到他就打个招呼。

但怎么可能啥也没发生呢?

发觉余切在看书之后,宫雪想办法给余切买了几本市面上畅销的书,而且给余切汇报她的读书成果,每天都过来。

《杀死一只知更鸟》、《老人与海》、《飘》……

这都是美国的大众传统。

在文学界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宫雪做出来的姿态。她像一个学生一样请教余老师,三番五次之后,余切也忍不住给她讲解,指点他。

“《杀死一只知更鸟》反映种族不平等的话题,这本书在中国大陆受欢迎不是因为其中的内容,而是因为这个名字很好……”

“《老人与海》,佳作。”

“《了不起的盖茨比》?你也买这种书,你不是‘黛西’(纯粹的爱慕虚荣)那种女人,看这个没什么用。”

“《飘》?这书都不值一提。女人发牢骚的作品。”

余切就像是个在文学殿堂里面刚进去的人,对时光长河上的所有英灵指指点点。

摄制组都拍到了这一幕。

一次两次没什么,因为余切的房间大门敞开,谁都可以找他。

宫雪来的次数太多了。

《东风压倒西风》摄制组有个小同志说:“余老师正在面临考验,他要怎么做?”

木青批评道:“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宫雪老是来找余老师,他们有些亲密。”

“不,你在胡说八道。”木青说。

这个人随即改变说法:“我看到女演员宫雪老是来找余老师,讨论文学的问题。”

“还是胡说八道。”

这个人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我什么也没看到。”

“对的!”木青这时候才点点头。

然而,摄制组其他人心领神会,刻意不拍摄宫雪来找余切时,木青又大发雷霆:“你们为什么不拍?”

“不是领导你让我们不拍的吗?”

“我只是说,你们什么也没有看到,但是它……”木青指着摄像机,“它应该录下来。”

摄制组这帮人顿时觉得,自己执行了类似于“史官”的职责,你要看他们的纪录片的话,余切是个当之无愧的大英雄;你要把他们所有素材全都拿出来看的话,会发现余切还有很多缺点:

固执;霸道;好胜心过强……现在在感情上也不完美了。

终于华人摄影师刘祥成也发觉了,他发现余切虽然对所有人都很热情,但他对宫雪是真带着笑容的。

一个大美女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你,这怎么能不高兴?

刘祥成拍了一些照片。木青来和他交涉:“你因为余切出了名,你不会把这些照片发到报纸上吧!”

“余切什么事情也没做,这就是一个文学家必然会发生的事情罢了。”刘祥成说。

“什么意思?”

“海明威一生有四段婚姻,他频繁的出轨,但他又不是全出于生理性的欲望,他根本上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方面他简直是病态了,全世界的人都来赞扬他也不足够!他孜孜不倦的发表,对任何事情的看法,随时充满战斗力!”

“在总统那里,海明威都大放厥词,大肆夸赞红色主义!”

刘祥成还说道:“在海明威生前,大家照顾到‘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名誉,有意忽略了。在他死后,这些消息就详细的披露出来。”

哦,原来美国人也会有时候看不见,有时候又看得见。

木青顿时察觉到“英雄”人物背后脆弱的一面,这是他们战斗力的来源,也是他们的缺憾,这是一体两面。

因此他产生了一种创作欲,他想到了像《潜伏》里面的余则成那种人,余则成一辈子“心软手不硬”,这反而促使他成为全中国最受欢迎的红色间谍形象。

因为人们意识到,这个钢铁战士的内心是一个人类。

余切不正是这样吗?

在他的传奇背后,余切越来越不像是一个活人,他有点高大全了,如果能拍摄到余切像普通人的那一面,这是否会更促进他的形象?

十月中旬,美国书评人协会奖项发布:不出所料,余切拿到了这一奖项。

书商哈珀为余切举办了盛大的庆祝,印第安裔作家莫马迪带领他的印第安父老乡亲,为余切脱帽敬礼,并献上他送给余切的礼物,一支鹰羽毛。

当余切把这根羽毛插在自己的头上时,余切看到这个印第安老头流下了眼泪。他邀请余切在密西西比河的印第安人居住区跳河:

这是一种印第安人对客人的尊贵礼仪,印第安人认为邀请客人去河边洗澡是一种尊重,洗的越多就代表越尊重客人。

这事儿听起来有点奇葩,当然了,如果你拒绝跳河,印第安人也会走向尊重的反面。他们会向你翻脸。

密西西比河太远了,波士顿大学所在的马萨诸塞州就有个查尔斯河。哈珀在波士顿大学组织的沙龙期间,余切特地把衣服脱得只剩下贴身衣物,然后和五十多岁的莫马迪、印第安人一起跳进河里面。

“咔擦!”

岸边的记者们都在拍照,这些印第安人快高兴疯了。

余切果然是我们的同胞,传闻中的殷商后裔。莫非在几千年前,我们真是一家人?

很多中国人已经不做这些事情,他们很注重影响。但余切仍然流淌着那片土地最原始的血液。

央台摄制组已经麻木了:每一个他们觉得,余切不应该做的事情,余切都做了,然后效果很好。

余切这一跳让他的书被印第安人接纳了。据书商哈珀的说法:“你在哥伦比亚的旅途,很受印第安人的关注。因为哥伦比亚人是印第安人和白人的混血。在这片大陆曾经有数千万人到一亿的印第安人……他们曾经很有影响力。”

“那现在还剩下多少?”余切问。

“现在只剩下几百万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