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苏湘子(1 / 2)

加入书签

刘珉之跟随妇人来到一座哥特式尖顶建筑。

灰白色的墙面饱经风霜,上个世纪涂抹的石灰分崩离析,化作深深浅浅的瘢痕。

这座天主教教堂是1860年法国传教士来到漳县修建的,它独特和美丽的造型吸引了无数大清子民,一些人皱紧眉头唾弃这里,另一些人走进来歌颂上帝。

这座西式建筑配了一扇黑漆木门,原先本是扇铁门,1883年清法战争时被激愤的民众摧毁过一次,事后筹钱修好了,又赶上1900年义和团的扶清灭洋运动,农民起义军经过这里,将铁门卸下运走,说作盾牌用可以挡住洋人的火炮。

百年来,宗教与各地群众的摩擦从未间断,但终究扎根在这片土地。

困顿迷茫的妇人走进黑漆的大门,视野高旷,最前方是耶稣受难的十字架。

妇人并没有仰望圣子乞求垂怜,令她神情激动的是一个正在祷告的信徒。看见那人,妇人的腿脚立马康健了,三两步到信徒身旁的长椅坐下。

刘珉之好奇,坐在后方。

看背影是一个年轻女人,她双手合十抵住额头,在虔诚地默念什么。

刘珉之只能看到她柔软垂落的头发,浅棕色的羊毛卷,精致漂亮,明显才烫过,这在漳县很少见。

等她诵念完,榨油坊的妇人才敢开口:“苏老师。”

“是你啊,大姐。”

这位苏老师的声音不疾不徐,咬字清楚,语调顿挫,听着如沐春风。

这声音有些耳熟。

刘珉之思绪飘远,身体前倾,假装自己在做祷告,偷偷听下去。

“你怎么来教堂了?今天不做礼拜。”

妇人低头不看她:“今天不忙,出来走走。”

苏老师了然:“又和你先生吵架了?”

先生?真是位文绉绉的女老师,她肯定没见过榨油坊那汉子,刘珉之想。

妇人没做声。

苏老师语调婉转,缓缓开解她:“你蒙受了苦难,尽可以找主诉说。但你总是蒙受一样的苦难,主只能施于你怜悯,却不能从天而降帮助你。”

妇人乞求道:“苏老师,我,求您帮帮我。”

女老师似乎轻笑了一声。

“大姐,你似乎搞错了,我不是神的使者,只是个和你一样迷茫的信徒。”

“我知道的,我知道的。”

“我只是,只是,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我……”

她泪如雨下。

苏老师叹了口气,拿出浅蓝色珠光的手绢给她擦泪。

漂亮的手绢泛了潮,她虚攥在手里。

“你之前不是说,想回娘家帮秋收吗?”

“是,”妇人吸着鼻子,“但我男人不让我回,田里的货收上来一批了,店里正忙着舂谷子、磨苞米、压秋油,他一个人做不过来。”

苏老师没说话。

妇人继续倾诉:“我让男人给家里拿钱,雇两个短工,他就是不肯,说十来亩田几天就忙完了。可是我家里就哥哥嫂嫂两个人干活,我娘腿脚不好,还帮我带着儿子咧,总不能让我娘也跟着下地吧。”

“我娘说我没良心,可是我也难啊。在县城里呆一年了,钱没赚几个,天天吃饭喝水还要花钱。在乡里要给地主分粮,在县里要给老爷交租,钱钱钱,一睁眼就是钱。”

“他还……他还天天和我吵架,说我不安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