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榨油坊(2 / 2)
汉子吓了一跳:“您是刘少爷?您怎么在这?”
刘珉之一哂:“你怎么认得我?”
汉子笑道:“在报上见过,刘少爷这身衣裳真精神。”
这年头到处都是办报纸的,刘伯参将儿子学成归来的新闻登在一家当地文化报,看的人还不少。他在报纸上的介绍头衔是“漳县□□名誉部长刘伯参幼子刘珉之”。刘珉之本不愿刊,他在国外厉害人物见多了,觉得自己只是个学士拿不出手,但还是顺从父亲想出风头的心愿。
“让你见笑了。”
“不敢不敢,刘少爷是大人物咧。刘少爷快尝尝,这刚出的渣子香的很。”
“多谢。”
这不是什么值钱东西,刘珉之没和他客气,直接捻了把尝,花生碎已被碾成完全另一种口感,但花生的本味不减,反被全部逼发出来,果真口齿生香。
一个膀子浑圆的妇人撩帘走出来:“这位是?”
“这是刘家的小少爷。”
“嫂子好,我过来转转,没打扰你们吧?”
妇人忙摇头,又掀帘子进去了。
刘珉之还没来得及尴尬,她又端着个干净陶碗出来。
“少爷喝口水,这天儿热的很。”
刘珉之道过谢,接来喝了。
那汉子头发都湿完了,用汗巾兜住脑袋囫囵蹭蹭,岔腿坐到地上,他用木瓢舀生水喝,喉结滚动几下,大半瓢水便干了。
妇人用帕子包住头发,接汉子的活儿,开始踩楔子压花生。
刘珉之同他们闲聊:“这活计累的很,赚的多么?”
“赚不了几个钱,不过包口饭吃。好在今年的花生不错,油大,一百斤花生能出三十斤油。”
“三十斤算很高的?”
“是咧,寻常才二十来斤。”
刘珉之站起来看,花生被石锥重重碾过,往两边散开,又滑回槽里被再次碾过,妇人速度还算快,但刘珉之知道她持续不了多久,每一次下压都面临偌大的阻力。
人力太辛苦了,效率也不高。
出油率也没个定数,只能凭借商户的经验,可能这家说高了,那家又说低了。
如果有足够重量的铸钢,可以设计一个螺旋加压的装置,不仅节约不少力气,也可以让出油过程标准化,省的今天油大明天油小,农户来闹店里没压干净。
但是铸钢和加工铸钢的设备,在漳县是没有的。
刘珉之叹气:“我小时候家里就是这么榨油的,十多年过去了,一点变化都没有。”
汉子骄傲地抬起头:“这都是老祖宗一辈一辈传下来的东西。”
那妇人一边压楔子一边搭话:“省城里头都用外国机子,榨的干净还不累人。”
“胡说,”汉子不悦,“那都是骗人的,城里的人不老实,把外国货全说成好东西,不给我们乡下人钱赚,我们家压了几十年油了,谁不说我们家的油香?”
妇人冷笑:“你就是舍不得买机子的钱。”
汉子跳起来:“你再胡说八道老子扇烂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