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8书信之三(2 / 2)

加入书签

晚晚,

见字如晤。

我已见过富士山下的粉樱,沿龙严渊堤岸漫步在琼林芳阵下,落英吹雪,迈上小桥,眼前是碧蓝湖水,远眺便是覆雪的富士山。遗憾的是当时未携带相机,不能将美景定格,与你分享,唯收藏张开手心恰巧接住的一片樱花。不过自然造化之纯粹永远留在我心间。

上星期,我去热海看了夏日花火大会,绚烂烟花缀满夜幕,繁华竞逐之景映彻江面。当时萌生一念头??若是你在身畔,江川堤岸上我便有人相与闲话,而非只是在集会人群中做欢声笑语的听众。那样浪漫的时刻随便说些什么都是值得回忆的,讲国语尤其美妙,使我想起民国二十六年的除夕夜,我们一起在放园看过的烟花。那样一方庭院里望见的水潭和夜空,竟不比此时在海岛目极的寥落。

哦,这次我带上了相机,可是夜晚光圈失灵,影出来一团乌黑。

我还去了浅草寺,求得上上签,寺院中埋藏口嚼酒,了解制作方法后未有勇气尝试。当地人喜食寿司与饭团,皆为用紫菜将白米包裹住鱼肉、蛋皮和蔬菜再卷起,我觉得口味一般,但不得不说,食用甚为方便。

美景轶事太多,摘取不尽。

秋季我想去奈良赏枫,冬季预备去北海道札幌看雪。广州是罕见下雪的,那时我定要影像,再将雪景寄与你欣赏。

晚晚,遍布日本街头的报刊亭上架了你的译著《飘》,我购买了一套,近期正好读完。注意到你在后记中写,自己曾被主人公与命运抗争的勇气打动,决定译出这个故事,私以为,再版时或可以加上“在睇影片时,被镜头语言展现出的强烈冲击感触动”。我记得观影当晚走出影院,你有讲内心大受震撼,立即要重温原著,这是否是你译著的初衷,而你忽视了的。玩笑话,我是想说我同样喜爱书和这部电影。

同样有幸,我参考到你的论文,风闻你在国内发文繁多,成果颇丰,在矿冶学领域,俨然成为和老师一样重望的学者。我真替你感到高兴,别离两载,当刮目相看。打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