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书信之二(2 / 2)
一入政府,人身自由受限,夜生活亦离不开工作。幸而赵总理将朗桢培养得极度自律,他能够进行严格的自我约束,因而在职位上高才疾足,不骄不躁。
回信搁浅,她马不停蹄投入科研。
报告会上的露面似乎为她带来一定的知名度,她过去发表的论文被学界重新审视,判定为含金量颇高,很有参考价值。
她开始在学界崭露头角。
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先是有人质疑她的学术成果非本人一力取得,因她年龄尚小,研究的矿冶领域在国内属新兴学科,复杂艰深,且无前人经验可供借鉴,而她却在短短两年内成果丰硕。
不过她的学术论文查重率低,不存在剽窃,导师李徊身为矿冶学先驱,亦为她出面澄清,称遂晚敏而好学,取得的成果皆为实验论证所得,他仅作方向上的指导。
遂晚在广州茕茕一身,并无背景,自也绝了攀附巧取之捷径,然有无良公民挖出陈年旧事,讲她就读女中时期曾因沾染□□被辞退,后来破格考入广州大学格致科,做过盛氏公子的绯闻女友,插足盛、赵豪门联姻,致婚约破裂。失足失德之人,怎配立身学界受人瞻仰。
这些论调歪曲事实捕风捉影,终归却不算无迹可寻,被好事之徒宣之于众,遂晚的名誉备受指摘。
她从不解释和辩驳,任蜚语流言四起,舆论甚嚣尘上。隔绝掉一切外界声音,充耳不闻,每日往返于格致科,沉溺于实验研究。
某天伊始,诽谤之语突然奇异地销声匿迹,学界肃清,乾坤朗朗。
国民政府。
朗桢翻看外事报刊,版面上密密麻麻的英文。他吸一口香烟,右手在玻璃烟灰缸边缘磕掉小半截烟屑,目光不离报纸。
借助尼古丁提神,他才能每分每秒保持清醒,从复杂的国际时事中分条缕析,找准外交谈判的切入点。
科员敲过三下门之后走进次长办公室,手捧一叠资料交给朗桢。
“部长,您交代的事已经办妥了。目前舆论业已平息,压倒之后?再出现反复的迹象。”
“嗯。”香烟已快燃尽,夹在指间微感灼热。他摁灭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