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002(2 / 2)

加入书签

“哦还有,”秦桑仿佛又想到什么,打断唐子安道:“我昨日新做的玫瑰绿豆糕好吃,你带些回去给子楹,她喜欢。”说着人已经衣裙飘飘地转跨往后院去了。

唐子安盯着她的背影呆了一呆,就听秦老太太喊了两声自己的名字:“子安?”

“是,祖母,不……秦祖母。”唐子安的脸上霎时爬上一层淡淡的红晕,但他性格素来沉稳,并未显慌乱。

秦老太太也不戳穿他,只是笑吟吟地让他坐,而后款款道:“不是什么要紧事,不必担忧。子安今年虚岁几何了?”

唐子安恭敬地回答:“虚岁十七。”

“恩,那到了说亲的年纪了,那日我还听你母亲说……说你不肯见媒婆。我问你,”老太太笑笑,“你是不是,等着我家桑桑呢?”

唐子安忙正色道:“秦祖母别说笑,桑桑她还小。”

秦老太太微微一笑:“祖母不跟你说笑,只是想你早些悬崖勒马,断了这念头罢了。”

唐子安眼睫一闪,脸上的血气霎时退下去,嘴唇都有些苍白,他嗓子发干:“为何?”

秦老太太瞥了眼后院,叹息道:“她的母亲在京都,她迟早是要回去的,在此地逗留,不过是权宜……我的意思,你可明白?”

想当初秦桑八岁时突然从天而降,邻里街坊猜测什么的都有,为掩人耳目,她虽表面被称作秦家三姑娘,可大家都传言,她其实是秦老太太远在京都的至交好友的孙女。具体情况自然不得知,无非“家门不幸”四个字,流言也止步于此。

所以唐子安听完,震惊之余也是相信的,他慌得一下站起来。秦桑刚拿了糕点从后院出来,见他神色不安,忙道:“怎么了?”

“没什么,”唐子安囫囵道,“忽然想起今日有个客人来,我……我先回去了。”

临河街道上,身宽体胖的李管事还未走远,他同小厮慢吞吞地在街上晃着,却见唐子安失魂落魄地从秦宅出来,竟将一个货担郎的咸菜摊子撞翻。唐子安被抓着要赔偿,便老老实实地从钱袋子里掏出好大一块碎银子。

李管事笑笑:“年轻人,就是单纯。那么些个烂菜叶子哪儿值那么多。”说着一顿,嘴角咧得更开了,“也好,单纯孩子好说话。走吧,咱们再逛逛。”

***

两日后,栎县最大的医馆仁心堂来了位呜呼哀哉哭天喊地的病人。

小公子看着不过十六七,一身绫罗衣衫,腰戴玉环,他脸色苍白牙关紧咬,蜷缩着身体斜依靠坐在椅子上咿咿呀呀等大夫看诊。

“不行,快,给我找恭房!”小公子忽然咬牙切齿地吩咐一旁焦头烂额的小厮,小厮只得再去药台上拍桌子厉喝:“怎么回事,我们公子在这儿等了半晌了,大夫怎么还不来?!你们恭房在哪边?!”

仁心堂的司药正用小称杆称药,闻眼头也不抬,只动了动下巴指向街对面:“那边。”

小厮怒不可遏又无可奈何,只得转身去扶自家公子。两人出了医馆去对面恭房,小厮喋喋不休道:“公子要不我还是去趟县衙亮明身份吧,您要是病出个好歹相爷非打死我不可。”

“少废话,给我拿草纸。”

这位穿得金枝玉叶病如西施的俊俏小公子,正是当朝权柄昌隆的国之右相谢仲?的嫡长孙,谢岁安。

他偷偷溜出京都,长途跋涉一路都无事,偏偏到了这小县城不过两日,也不知哪个环节出了岔子着了道,从昨夜开始就上吐下泻,浑身无力。

他此番是秘密出行,爷爷派来的人领的任务也不便为外人知,他自然不能去县衙求援,坏了爷爷的事情他也会被打死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