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002(1 / 2)

加入书签

秦桑在那人将她拉到身后之时就带着英儿偷偷离开了,两个男人为了她打架,被人见了又是一堆扫不干净的闲言碎语,麻烦。

她前脚刚跨进家门,后脚便又听见有人在叫她,回头见了来人,秦桑神色一松,道:“子安。”

“近日开春了,天气有些无常,秦祖母每年这个时候都容易犯喉疾,我给她抓了些滋补的药来。”唐子安手里提着两包药,穿一身天青色长衫,衬得面容清俊,斯文秀雅。

唐子安不愧是堂老太爷亲定的仁心堂继承人,不仅相貌堂堂,性格也温文尔雅,为人端正仁善,素有美名,如今刚十六,全县的媒婆都往他家门里跑,实打实的门槛都快踩烂了。

即便人人都传他对秦三姑娘有意思,也碍不着媒婆们热情地挖墙根。

说话间他已走到秦桑身边,同她一起跨进院门。刚进门,却发现正堂之上已经有了客人。

唐子安一顿:“家里似乎有客人,那不如……”

“无妨,”秦桑很淡定,“很快就没客人了,你安心进来。”

堂屋之上,秦祖母脸色阴沉地坐在主位上,见了秦桑方才露出些笑脸。而所谓的客人,其实是个衢州茶楼下来的管事,姓李,想买秦桑开采的茶山,已经来过好几次了。

对方看中秦桑的红茶,仗着自家身后有背景,已经将秦桑茶园附近的散户都买了,只是卡在秦桑这儿,一直软硬兼施地啃不下来。

倒不是秦桑给对方使了什么手端,只是对方碍于秦老太太的身份。全栎县都知道,秦家老太太年轻之时是在京都谋职的,在大户人家里呆过,少不了背景和手段,可这背景手段具体是什么,大家不知道,那想买茶山的李管事怕也没那么大的本事去查,于是便有了如今两厢僵持的局面。

李管事见秦桑进来,缓缓起身,还未说话便听秦桑远远道:“李管事又来了,真是好耐性,不过再来百次也一样,茶山我不卖,请回吧。”

李管事也不恼,浑圆的身子站起来给秦桑行了一个礼:“秦桑姑娘回来了,”眼睛却瞟向唐子安,道,“好俊的小公子,莫非这就是传闻中的,栎县最大医馆仁心堂的少当家,唐三公子?唐三公子,唐老太爷最近身体可康健?”

这话说得颇有些斤两,既知道唐子安与秦桑的关系,还调查了唐子安背景,可见为了买下这茶山,对方将秦家的八方关系都调查过了。

秦桑隐约觉出了威胁,便道:“看不出来李管事在栎县颇有些人脉,不过,衢州的路我也认得,正好最近新茶出了,改日便上衢州府转转,同茶友们交流交流。”

李管事是个笑面虎,面不改色道:“那秦桑姑娘可要去我们余韵轩坐坐,我们集合衢州八县的茶品,就是京都下来的大官人们也挑不出错来。”

“好的呀,英儿,送客。”秦桑懒得同他虚与委蛇,干净利落地将人轰走了。

“祖母就不该放他进来,大棍子打出去就是,何苦跟他费唇舌置气。”人走以后秦桑无所谓地道,“这是子安给你送的药,滋补养肺,预防咳疾的。”

“多谢你了,”秦老太太温和地对唐子安笑笑,又看向秦桑:“你当我愿意同他讲那么多的话,只是恐怕此事没那么简单,你今日去茶园,可有听说邻庄钱老头的事?”

秦桑:“何事?”

“钱老头的茶山不比你开得少,从来都是个本分老实人,多年经营才有了如今的规模,这些你都知道,但是今日我听说,这位素来俭省的钱老头,前些日子将茶山贱卖给了外地人,然后这两日,他死了。”

秦桑微微一怔:“意外?”

祖母盯着她,没说话。

秦桑便懂了,祖母又道:“这位李管事的背后掌柜,或许还有些背景,我让你秦叔去衢州打探,他还没回来,如今只好先拖上他一拖。”

秦桑点点头:“那等秦叔回来再说,”她相信秦保蕴既是相爷派来护她的,背后应该也有些关系,便不甚在意地从方才带回来的篮子里面拿出两个茶叶包递给唐子安,道:“一包放到医馆内,一包拿回家给师父。这是新春的白茶,刚出的第一炉。”

唐子安微笑着接过了:“多谢桑桑妹妹。方才那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