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43章(1 / 2)
月饼皮的制作过程相对复杂,面团需常温静置松弛两小时,然后分成面剂,让每个月饼成掌心大小,再放在土窑中烘烤。由于这是首次尝试,她们借鉴之前烤面包的经验,分三批次进行烘烤。当最终成品出炉时,已是晚上九点。
试吃了一肚子不合格品后,吴悦给尚未归家的父亲留了两个,便准备就寝。今日她可是太辛苦了,明日还需要去木匠铺定制月饼模具??做一些有雕花的、刻有喜庆字样的,还有可爱玉兔造型的。
吴绮娘也特意留着肚子,终于尝到表皮金黄、未烤焦的成功品。这些月饼表皮略带酥脆感,内馅由多种坚果与果脯混合而成,口感层次丰富。吃起来既有香脆的坚果的香味,又有软糯的果脯的甜味。
摩挲着剥果仁磨得生疼的双手,她顿时觉得今日的辛劳终有所值,拎着三个月饼,顺带提上一小盘荔枝,直接从后院梯子翻过去,准备给自家相公充当第二日早餐。
次日清晨,杜充吃了一个月饼便前往医局听课,直至中午仍不觉饥饿。待下午课后返家,才感到饥肠辘辘,煮了碗面充饥。
吴绮娘也是如此,她早起时便觉得毫无食欲,直至中午才勉强进食少量水果,晚间随杜充一同吃了几口面食,就直喊着饱了。
而吴家这边,身为壮年男子且每日还坚持锻炼的吴父,也发觉女儿新制的月饼饱腹感极强。他平日早餐需进食三个饼子并佐以一大碗羊肉汤面,今日却仅喝了些汤便已饱腹。
吴悦趁父亲询问制作方法时,提议可为他制作基础版耐饥丸,同样具备长效饱腹功能,且轻便易携,适合日后行军携带,饿了就直接吃一个。
这耐饥丸还真不是她瞎说,相传这是乾隆年间余姚县令李化楠首创。
取半锅糯米,炒熟到发黄,倒石臼里备用。再取半锅红枣,蒸熟后,去皮去核,也倒入石臼中。然后用大杵使劲捣,把石臼里的糯米和红枣捣烂捣匀,捣成糊状,再挖出来,团成鸡蛋大的丸子,铺在苇叶上晒干。据说这种耐饥丸最能耐饥,吃一丸,保半天不饿。李化楠曾经号召广大群众趁丰年多制些耐饥丸储备起来,遇上灾年无粮,可以取出救荒。
吴军笑骂女儿杞人忧天:"如今海内承平,哪来的战事?"对女儿所说的毫不在意。
但是吴悦却已经打定主意,等忙过了中秋,就做一些基础版的耐饥丸,到时候一定要塞给她爹试试。
----------------------------------------------
可是她还是忽略了这仁宗后期,全球气象变化的威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