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20章(2 / 2)
然而朝中群臣却因畏惧成为下一个被清算的对象,动辄搬出宋太祖赵匡胤“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祖训,对贪腐官员一味从轻发落,至多不过贬谪流放。
他对豪强权贵的痛斥更是尖锐刺骨,揭露这些人平日里“贪求荣华不知收敛,聚敛财富毫无节制,饱食终日醉生梦死”,一旦国家面临危机(如抵御辽、夏入侵),便“拖延君命躲在家中”,或是“声称才能不足以担当大任”,讽刺之词入木三分。
石介甚至肯定陈胜不堪秦朝繁重徭役、愤然起兵灭秦的举动,赞其为英雄。这般直言不讳的批判,自然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神经,也为他招致了政敌的忌恨与迫害。
这样一位心怀天下、敢于直言的士人,她实在不愿见他因政治打压而心病缠身、过早凋零。
也给她上了一课,政治斗争的绞杀绝对不能手软,唯有在这波谲云诡的漩涡中磨砺出更狠绝的心智,或许才能在保全自身的同时,守护心中的道义与理想。
“先生”
她起身,手捧《续齐谐记》立于正自出神的石介案前,“小女有不解之处”。
石介回过神来,望着眼前这位旁听生,对方天资聪颖且好学,此前他常为其身为女儿身不能博取功名而惋惜。此刻反观自己,身为男子,痴长到不惑之年,却毫无建树。人生无望,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吾愿为小娘子解惑”。嘶哑的嗓音传出,石介还是强打起精神,做到师者的职责。
“近日读南朝梁国吴均所撰《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后,楚人为表哀思,‘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吴悦展卷指陈,"小女不解,屈原为何非要选择投江?"
石介微微动容,这小娘子读书之博,竟比家学渊源深厚的吕希哲犹胜三分。他抚髯沉吟:“你认为不该如此?"转而点名吴夏,"你且说说,屈原缘何赴死?"
吴夏起身长揖:"回先生的话,此乃士大夫的气节抉择。屈原在《怀沙》中写道‘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他将死亡视为维护人格尊严和政治理想的最后手段。”
“不对,我认为这种个人的气节坚守毫无意义。”吴悦朗声道,“孔子周游列国而不馁,太史公受腐刑而著《史记》。”
她引经据典进行反驳:“《易》云‘天地不交,否’,然否卦之上九终有‘倾否’之机。”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以禄。
意思就是天地隔阂不能交感,万物咽窒不能畅釜,这是否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从而在国家政治否塞之时,应思隐居不仕,以崇尚俭约来躲避灾难,不要以利禄为荣。
北宋大家邵雍,又称安乐先生,解此卦为:大往小来,闭塞不通,否极泰来,修德避难。得此卦者,万物闭塞之象,上下不合,诸事不顺,凡事宜忍,须待时运好转而有为。
吴悦却还没结束。
“我家新雇佣的杨氏一门两寡,仅有两女,大女儿年方9岁,幼女尚在襁褓。此前她们家徒四壁、朝不保夕,每至更深,母女每晚饿着肚子相拥而眠,不知明日是否要抚着至亲渐冷的身躯醒来。即便如此,她们仍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