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14章(2 / 2)
但是此法多见于明清,不似宋朝时就已经实现了菜油的高度成熟化,到元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才第一次见到记载“水油共煎”。
猪油拌白米饭,再倒一些酱油,那可是香得很。还有猪油拌粉,这还是长沙美食。
穿越太早就是这点不好,食物太匮乏了,想吃些啥得自己亲自来。
等用完早饭后,几人又步行来到马行街上最大的一家干果铺。
刘耘娘一进去还没等人上前询问,便径直道明来意。“店家,烦请将上等莲子、红豆、枣子、桂圆各称一份,用红扎纸精心包裹,务必挑选贵店的上品。”
"这是为令郎准备束?之礼吧?可喜可贺,令郎他日必能蟾宫折桂,光耀门楣。"柜台后的店主闻讯立即迎出,拱手不迭地道贺。
刘耘娘笑意盈盈地道谢,吴夏虽有些赧然,仍郑重其事地向店主行了一礼。
“束?”原来就只是指十条干肉,后演变六礼:芹菜寓意勤奋向学,莲子象征苦心栽培,红豆代表鸿运高照,枣子预祝早登科第,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肉则延续传统以示尊师重道。
这其实就是追求个好兆头,有点类似考试那天吃根油条和俩鸡蛋一样。也算是国人可爱的小信仰。
片刻后,包装精美的礼盒送至跟前。再度致谢后,刘耘娘携着两个孩子先往菜贩处选购芹菜,再至熟肉铺购置干肉。
当然如果家中繁忙,可以委托牙人代购,或直接在市集杂卖行定制整套束?礼盒。但刘耘娘坚持亲力亲为,以表对师长的诚挚敬意。
采办齐整束?六礼,众人又前往文字行挑选笔墨纸张。
古往今来的父母皆然,新学年伊始总要备齐文房新物。吴悦也偷偷给自己夹带了一些私货,买了一捆竹纸,她想尝试着在上面练习绘画。
一行人提着大包小包返回家中,但是并不代表今天的准备工作这就结束了。
刘耘娘丝毫未曾懈怠,先命王婆将采办的束?六礼用彩绦精心捆扎,装入特别购买的礼盒之中。
转而又为儿子取出新制的青布?衫,反复叮嘱明日务必穿戴齐整。
安顿好儿子,她方才着手整理夫妇二人的衣装。
这倒成了桩难事。吴军素日里甲胄不离身,居家仅着短褐粗布,翻找良久,方从箱底寻出一件多年前的褐色圆领袍,那还是嫁大女儿丽娘时特意定做的。
到了自己这里,她对着妆奁踌躇不决,究竟该佩戴珍珠梳篦还是红玛瑙梳篦。
见状,吴悦连忙上前劝导,劝母亲收敛华丽饰物,穿的素净雅致点。哥哥的先生是读书人,他不会太喜欢奢华的装扮。
刘耘娘听闻觉得有理,把湖蓝色的褙子换掉,另取一件淡紫色褙子。又将儿子唤至跟前,特意叮嘱,明日着常服即可,如常即可。
待诸事妥当,暮色已悄然降临。这一日便在琐碎的筹备中落下帷幕。
次日清晨,众人皆已装束停当,只是吴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