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13章(2 / 2)
直到酉时,巷口才传来辚辚车声。
吴夏迎上前去,望着娘亲抱着妹妹从牛车上下来,吴悦的怀里还抱着一大盒糕点,他接过小妹,喜笑颜开的对着刘耘娘说道,“母亲,我被徂徕先生收为弟子了!”
徂徕先生?
刘耘娘虽不识此人,但见儿子如此兴奋,想来应是位大儒。
被抱在怀里的吴悦却“咦”了一声??这人她知道啊,宋初三先生之一的石介。他的名气不如倡导培养致天下之治的安定先生胡瑗,也不如娶了宰相侄女的泰山先生孙复,主要就是死的早,记得好像应该就是这两年的事。
吴夏忙介绍了一番徂徕先生其人,并提及后日下六礼事宜。
刘耘娘听罢,当即决定今夜点樊楼的外卖庆祝一番。
“要蟹酿橙、鹿脯脍、水晶脍,”她特意叮嘱,“再要三份梅花汤饼和一坛长春法酒。”吴夏在旁听得咋舌:“娘,这是加入了三十多味名贵中药的药酒,一坛就要20贯..”
刘耘娘横他一眼:“你能拜得名师,这可是大喜事,今晚你爹回来的晚,让祖母和娘亲陪你喝上两杯。”
晚饭上其乐融融,一家人对樊楼的美食赞不绝口。
吴王氏饮至微醺,拉着孙儿的手絮絮道的说着如果他祖父还在不知道多高兴之类的话。
连吴悦都偷喝了几口这加了名贵中药的药酒,美名其曰补补身子。
宴罢,刘耘娘安顿众人早早安歇,自己则坐在房中等待丈夫回来。
-----------------------------------------
窗外夜色渐沉,檐角铜铃在晚风中轻响,自丈夫兼任调任供备库副使后,这般等待已成常态。
直到子时三刻将至,更夫的梆声传来,院门才轻叩,吴父风尘仆仆归来,还是一脸沉郁之色。
他近日点检军中器械,发现半数枪杆竟以桐木充数,刀镡多用铸铁搪塞。此等蠹国行径,令这位在前线厮杀的武官怒火中烧。然而将此等情况上禀上官,太尉寺竟置若罔闻,至今还没有得到回复。
替丈夫解下玄甲,刘耘娘语气里压不住的雀跃的说,“儿子拜了徂徕先生为师!后日行六礼,你须得告假。”接着就喋喋不休的在唠叨明日她打算去哪些店铺买什么。
“徂徕先生?”这个名字对武官来说有点陌生,忽然意识到什么似的,吴军神色惊疑,转头看向妻子。“石介,石徂徕吗?”
看到妻子肯定的点头,他也哈哈大笑起来。
刘耘娘又说起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