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12章(2 / 2)
吴夏定了定神,回了个礼,“莫敢不从命,烦请问尊师名讳?”
“徂徕先生,石徂徕”。男子面东肃立,双手叠拱。
吴夏面露惊讶,随即更是恭敬地行礼,请人在前厅先等片刻,他与家中祖母道辞就来。
不过一会儿,男子,也就是何群,就等到了人出来。
两人皆不敢再耽搁,各跨上匹马,就飞驰而去。
------------------------------------------
石府
正厅中,石介与一大一小两人对面而坐,桌上放着清茶三盏。
居客位的年轻人,一身斩衰,腰系麻绳,脚穿菅屦,手旁还放着一节苴杖,竟一副重孝装扮。
原来这就是吕公著,字晦叔,宰相吕夷简之子,庆历二年(1042年),24岁的吕公著进士及第,被点为探花。历史上的他官至尚书右仆射(宰相),与司马光共同辅政,“尽废新法”。
而他身旁刚到腰线的一个小童,就是他的儿子,今年才8岁的吕希哲。
吕家世代簪缨,曾曾祖父齐国公吕梦奇曾任后唐的兵部侍郎,曾祖父祁国公吕龟祥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兼尚书令。祖父魏国公吕蒙亨官至大理寺丞。父亲吕夷简,平章军国重事,以太尉之身致仕,3个月前刚刚去世,这重孝就是给他父亲服丧的。
这一门清贵可不比那自诩四世三公的袁绍差半点。
石介望着立于吕公著身畔、尚自惴惴不安的垂髫小儿,正色问道:"晦叔真要将令郎托付于我?"
宋朝丧礼中,父丧的服制等级最高,名义为服丧三年,实际为二十七个月(含闰月)。吕公著需扶父柩归葬寿州祖坟,拟定翌日便要启程,走之前决定把儿子留在京中从学。
"稚子得拜先生门下,愚弟无虑矣。"吕公著拱手长揖,虽然难舍舐犊之情,但是他深知乡野僻壤,守制三载,只会贻误幼儿启蒙之机。
“那就将令郎留下吧,我族弟今日也送了个弟子前来,你且稍等,留下随我一起考教一二。”
吕公著颔首。
只是一盏茶的时间,何群就带着吴夏回来了。
吴夏整冠敛衽后才踏入厅中,目不旁视先向主位的石介深揖及地,复又转身朝客座的吕公著行平揖礼,这才垂手侍立阶前静候垂询。
石介端起手边的茶盏饮了一口,也并不急于考校课业,反而介绍起身旁的吕公著。
“这位是前平章军国重事吕夷简吕文靖公的三子,讳公著字晦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