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2 / 2)
大郎便是吴王氏的长子,名唤吴军,当兵的老子给儿子起的名字都是如此朴素无华。吴军亦追随父亲脚步投身军旅,庆历二年(1042年),也就是前年,跟随左藏库使、原州知府景泰,充当副指挥使,于彭阳西与西夏军交战时大胜。而同年的另一场战役定川寨一役,宋军却遭惨败,葛怀敏等十五员将领战死,九千余将士几近全军覆没。
经此两战对比,彭阳西大捷令宋仁宗与朝廷颜面生辉。故而在圣上隆恩之下,全军皆获额外封赏。诸多有功将士亦得擢升,连升两级以彰其功。刚从边疆换防归来的吴军,便由此擢升为正七品指挥使,调防驻守东京。他三个月前修书归家,唤全家老小尽快进京定居。
刘耘娘被婆母这一喝,顿时冷静下来。她本就是首次出远门,何况此次乃是全家迁居。
虽说心中不舍嫁在南阳老家的二女儿,但二女婿家是世代行医的世医家族,且女婿年纪轻轻便官居从九品医学博士,人品端方,足以托付。与二女儿不同,嫁入东京城富户的大女儿更令她忧心。出嫁已五载,膝下仅育一女,公婆难免有所不满,幸而女婿护持,日子才未过得艰难。算起来,她已有半年未收到大女儿丽娘的书信了。
“娘!阿婆!”车帘猛地掀开,跳进个白皙高挑的少年。但见他身姿挺拔,面容刚毅,浑身透着英武之气。
刘耘娘十五岁嫁与吴军,十九岁生大女丽娘,四年后生二女绮娘,二十七岁得子,取名吴夏,家人皆唤他夏小郎,如今已十三岁。三十六岁时,她以为再无子女之缘,不料丈夫被调往陕西边防前数月,竟又有孕,小女儿今年年仅五岁,此刻正坐在第二辆牛车上,由老奴王婆与丫鬟青枣照看。
而她这儿子大早上就嫌坐牛车慢,快马先一步入城寻他爹去了。虽然读书上看不出什么天赋,资质似乎平平,但是勇武且心思活络,和他爹以及阿公一样,懂得用脑子,随机应变得很。
只见这少年语速极快地道:“儿没寻到爹爹,只能先去寻大姐,却发现爹爹也在大姐家中。原是大姐突然晕倒,姐夫一时慌乱,差人去通知爹。大夫诊脉后说是喜脉,爹因此才耽搁了些时辰。我与爹爹本欲同行,不想前往西普济佛寺的道路被禁军封锁,途中又遇爹的同僚,他停下攀谈几句,让我先行,说随后便到。”
“这可是大喜事!”耘娘与婆母吴王氏听闻皆大喜。丽娘成婚五载,仅有一女,始终是婆媳二人的心病。
“我去后面车上瞧瞧小妹!顺便问问她要不要骑马玩耍!”话音未落,吴夏已一溜烟跑开,身后只传来母亲的呼喊:“不许带小妹上马,你自己骑术尚不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