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2 / 2)
怪不得后世评论,这是写在史书上的偏爱。
东京城内,也有不少平头百姓纷纷在饭桌之上,私闱之内,把张氏怙宠上僭,几危皇后当起谈资。讨论起张氏究竟如何貌美,官家与这张氏究竟如何在宫闱内嬉戏,什么每至酒酣,奏乐彻旦,跟自己亲眼看到似的。
此时,城外道上,三辆牛车迤逦而来,每辆车上各有一魁梧大汉驾车,首车坐着当家夫人和婆母;中间车厢内,一名幼女被一老妇抱着,身侧还有一丫鬟打扮的少女;最后一辆车里则装满了家私,一老一少骑马随行押后,一行正缓缓驶向东京外城南熏门驶去。
这南熏门是东京城外城的正南门,由南而来的车队、人群一般都从此门入城。
北宋都城为中国古都史上著名的三重城,由内而外依次为皇城、内城、外城。
皇城为皇帝理政与后妃居住的核心区域,南门为宣德门,北门为拱宸门。
内城,又称阙城,环绕皇城而建,是衙署、勋贵宅邸及商业中心所在,比如那大名鼎鼎的北起皇城东华门,南至内城东南角的潘楼街,以医药铺、香药行驰名,夜间灯火通明,通宵达旦,号称“不夜街”。除此之外,另有相国寺至州桥一带,形成以大相国寺为中心的商业文化圈,瓦市勾栏林立,杂耍、说书等市井娱乐应有尽有。
外城也唤作罗城,正南门的南熏门附近多为平民居住区、手工业作坊,以中小型商铺为主,还有各类特色食肆聚集。外城东的新宋门,则是汴河码头,漕运货物的集散地,南北流通的粮食、茶叶、杂货,珍奇物件皆在此装船卸货。出了外城正西门的西石门,就是大名鼎鼎的金明池,这可是皇家园林,每年三月开放,百姓可入内游赏,池畔有琼林苑,就是官家赐宴新科进士的地方。
而在京的禁军驻军营地,则驻扎在汴梁城墙外围护龙河(即护城河)沿岸,拱卫京师。仁宗庆历年间,禁军兵力达八十二万六千(《宋史-兵志》),占全国军队(含厢军)半数以上。而在京的禁军则保持在八万之间,四支主力禁军分别为捧日(骑兵)、天武(步兵)、龙卫(骑兵)、神卫(步兵),各辖四十指挥使,每指挥管制约五百兵卒。
后世公认,北宋都城东京人口规模应该超过了100万,“岁漕江淮米六百万石以给京师”之记载毫不夸张,堪称当时世界最大都市。放眼全球,直至工业革命后,伦敦方成为欧洲首个百万人口城市;更不要说当时国家都没建几年,人烟稀少的美国了。
自宋太祖、宋太宗平定五代十国割据政权后,将各地氏族、军民迁于东京汴梁,放在眼皮底下监看。氏族又带来的各种依附于他们的手工业者们,可谓是“汴都衣冠甲天下,富商大贾、百工技艺之人,辐辏鳞集,仰给于贵势之门。”
这些豪族豢养擅长织锦、锻造、漆器的奴仆工匠,统称为“家业人”,那些技艺精湛者,卖出的货品价值千金。有些甚至形成垄断性的技术优势。沈括《梦溪笔谈?技艺》也提及,“汴京木工皆出于鄢陵王氏,金工多附南阳张氏。一族之匠,传艺百年,天下莫能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