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神像观棋(2 / 2)

加入书签

“李大人如此侠肝义胆,真是闻所未闻。”

谢晦已皮笑肉不笑,语气格外冰冷:“我猜,你那日寻到我也是凑巧路过。”

她侧过身,一手捏起李灵濯的下巴,让他直视自己的眼睛。

“所以,你故意透露张知府的事情,是想误导我,进而借刀杀人?那场鸿门宴不过是以我为由头,既是试探那群狗官,也是在试探我的立场。

“那一夜,想利用我达成目的之人不在少数,无论结果如何,无论我背叛与否,一句‘寻亲心切认错了人’便能收场,李大人真是好谋算。”

李灵濯那双碧瞳映照出她的身影,仿佛自始至终,她都深陷其中。

牢狱里的那三日,恐怕不是什么相视无言,而是眼前之人正盘算着,如何将自己吃干抹净。

也正如此刻她无需再问,倘若自己毫无利用价值,或是选择与他站在对立面,如今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下场。

“幸好我选择了你,是吗?”谢晦已冷笑道。

闻言,李灵濯眉宇微松,轻扯唇角:“不,是我先看见你了。”

谢晦已又是一声冷笑:“那可真是恭喜啊。”

李灵濯面不改色,伸手捏住她的手腕,“君子论迹不论心,眼下情形难道不合谢小姐的意?”

“那也要看同谁做对比,李大人非要与奸商为伍,我自是不会心怀感激。”

谢晦已目光灼灼,进而毫不留情地戳穿了他,“你们兄妹多年未见,不见得有几分情谊。寻亲也好救人也罢,一切都是浮于表面的幌子。李大人并非慈悲为怀,若论心的话,你与那些狗官并无区别。”

李灵濯微微一笑,料想到她别有目的,“谢小姐忽然说起此事又是为何?是想论心,还是论迹?”

谢晦已问道:“若是论迹,你打算如何安顿那些妇人?”

“交由官府,记得原籍的遣回原籍,不记得身世的,发布告示找寻亲人,由官府暂且安置在青州,拨一笔善款交给她们以作安身之本。”李灵濯答道。

“就这样?”谢晦已挑了挑眉,说不清是惊讶还是失望。

就在这时,李灵濯身边的暗卫素秉匆匆前来汇报。

“主子!村子里的祠堂很不对劲,我们把门推开,发现……”素秉看了一眼面色严肃的二人,下意识地顿足噤声。

谢晦已松开手,翻身下马,将雪影交还到李灵濯手中,头也不回地朝祠堂走去。

寒风卷着枯叶在地上打着旋,远处祠堂的飞檐在暮色中若隐若现,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阴森。

几人来到祠堂,踏入的瞬间,一股腐烂与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虽然素秉与其他人早就开窗通风,然而效果甚微。

只见堂中跪着一具尸首,双眼紧闭,身上溃烂处有蛆虫蠕动,他们的开门声惊飞了一片蝇虫。

在尸体跪拜的方向,一尊崭新的神像端然而立,被众多牌位簇拥在中间。神像面容慈祥,眉眼间带着悲悯众生的温柔,尤其是那双眼眸,栩栩如生,仿佛正静静观望着人世间,无论罪恶与仁善,它都不发一言,视众生如棋子。

李灵濯将谢晦已揽在身后,目光在尸体与神像间游移:“难道没有人发现这具尸体?村民翻新这尊神像应该是最近的事情吧?”

素秉恭声道:“主子,祠堂每月初一十五才有人清扫,平时都是大门紧锁的。这尊神像确实是前不久翻新的。”

谢晦已这时开口解释道:“青州地区都是这样的,腊月修神像,正月跳傩舞。傩舞起,百病消。”

李灵濯辨别声音的来源后,皱眉看向她所在的位置:“你在干什么?离那里远些。”

只见谢晦已蹲在尸体前,手中捏着一方帕子,正小心翼翼地按压活动尸体的各个关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