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3逃离(1 / 2)

加入书签

七皇子诏下,儋、衡、徐三州先后有了动作,儋州最按捺不住,前后吞并、相两州,这两州近年受灾严重,在兵强马壮的儋州面前,如同蹒跚学步的孩童,并州尚且抵抗了一下,相州却是一副开门迎客的姿势。??州牧想的很开,与其等到交不上朝廷的岁贡被治罪,不如干脆投入儋州怀抱,自己还能混个一官半职。

接着徐州出兵青州,虽然对外称实在是青州山匪屡次骚扰,徐州早忍无可忍,可青州前几年便曾上报朝廷,山中疑似有铁矿,只是朝廷一直腾不出手派人过来罢了。

身为郭相大本营的衡州最沉得住气,儋州忙着接地盘,徐州忙着进山剿匪的时候,郭相才不紧不慢地给陈州州牧陈禹写了封信,劝陈禹将陈州并入衡州。

陈禹接到信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想到衡州和陈州中尚隔着永、均二州,郭相竟会把主意打到自己头上。郭相信写的虽然文绉绉,其实不过威逼利诱。

郭相吞并陈州,为的不仅仅陈州尚算富庶,更因为陈州与多个州郡接壤,做好了逐一吞并各州,与朝廷长期对抗的打算。陈禹若肯,将来便是从龙之功,若不肯,顷刻便大兵压境。

陈州地势狭长,能上阵打仗的不过万余人,想要自保可谓天方夜谭。

想想自家两代人辛苦经营,陈州方得如此地步,再想想那些全心信任自己的百姓,陈禹一夜未眠,第二日写了封信出去,送的却不是儋州郭相,而是现下正在通州的秦烈。

郭相一直未得回信,与柳云飞一同率两万将士压境陈州,打算先礼后兵。

不想秦烈一身戎装,骑着高头大马,身后将士整装待发,早已经等待多时。

郭相心下一凛,“征北将军不在冀州,驻军陈州是为何意?”

秦烈客气道:“我们秦家与陈家乃是世交,去年我与公主更得陈叔父照拂方得顺利归冀。陈叔父生性淡薄,只愿固守陈州,无意搅合风云,相爷何必强人所难?只要郭相承诺还陈州安宁,末将即刻撤兵。”

宫变后,无论太子还是七皇子一党都曾不遗余力地拉拢手握重兵的秦家,可秦家始终不为所动。如今出现在这里,郭相虽不舍得陈州,却更不愿此时与秦家交恶。

更何况,秦烈用兵如神,冀州军军纪肃整,哪怕只一万人,也未必敌不过自己所带两万兵马。

更为可怕的是,冀州军穿过宁、黄、青州至此,他之前竟未收到任何情报。

思及此,郭相愈发忌惮,笑称此事只是误会一场,下令撤军。

当晚,陈禹在府中设宴,虽危机去除,他却仍旧忧心,“郭相取道永、均二州,两日既达陈州边界,只怕这两州早已暗中归于衡州,虽暂时撤兵,不过迫于贤侄威势,待到后方安定,定然还会举兵前来,到时只怕我们再难抵抗。”

秦烈道:“陈叔安心,无论何时,只要小侄力所能及,定当相助。”

陈禹虽龟缩陈州,实则极为敏锐,上次秦烈途径陈州,专程过来拜会,他便觉此子非常人。后来宁州之事他有所耳闻,心中已有所感,因此才送信于秦烈。

秦烈即刻带兵前来,证实了他心中猜测,只是他还想待价而沽,等着秦烈自己开口,不想自己说的如此明白,秦烈仍不肯落人口实。

看来这出戏还得他自己唱。

陈禹先恻然道:“七皇子倒行逆施枉顾人伦,我岂能坐看陈州百姓落入其手。不瞒贤侄,当初给你写信,我便做好了打算。”接着起身朝秦烈行了一揖,“天下将乱,我陈州愿依附将军,自此唯将军马首是瞻,只望将军能庇护我陈州百姓!”

秦烈慨然道:“陈叔为了百姓一片拳拳之心,小侄岂敢推辞,定当竭力而为!”

从“力所能及”到“竭力相助”,双方这才满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