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9炀帝之死(2 / 2)

加入书签

虞世南面色平静:“这不是意料之中的事么。”

皇帝行事,向来如此,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无论是造船的民夫,还是帮助自己上位的心腹,凡有不顺之意,立刻处死。

就算是保卫自己性命的骁果,杀起来也是一点不眨眼的。

虞世基只有在弟弟这里,才能袒露心声:“他这样做,岂不是叫骁果寒心,将自己的性命置于炭火之上!”

如果杀戮能换来忠诚的话,那么当年皇帝因为杨玄感谋反牵连三万人之时,就会是地位最稳固的皇帝了。

何至于会有无人可用以至提拔表弟李渊,而今入主关中,何至于会有李密逃亡瓦岗,围困东都呢?

就如同此刻,在皇帝一味残杀逃亡骁果之后,扶风人司马德戡和虎贲郎将元礼、直合裴虔通密谋推左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主,发动兵变,率众西归。

他们日夜相结约,于广座明论叛计,无所畏避。

有宫人告之于萧后:“外间人人欲反。”

后曰:“任汝奏之。”

宫人言于帝,帝大怒,以为非所宜言,斩之。

其后宫人复白后,后曰:“天下事一朝至此,无可救者,何用言之,徒令帝忧耳!”

自是无复言者。

其实皇帝又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呢?

帝自晓占候卜相,好为吴语;常夜置酒,仰视天文,谓萧后曰:“外间大有人图侬,然侬不失为长城公,卿不失为沈后,且共乐饮耳!”因引满沈醉。

这要叫骁果禁卫们听到,鸡皮疙瘩都要冒出来了,明明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却掐着嗓子学着江南人的腔调说什么侬啊卿啊的,属实有些诡异。

不过杨广也是有很洒脱的一面的,又尝引镜自照,顾谓萧后曰:“好头颈,谁当斫之!”

后惊问故,帝笑曰:“贵贱苦乐,更迭为之,亦复何伤!”

此不失为英雄之语。

虞世南想了又想,还是劝哥哥:“骁果谋反已经是箭在弦上之事,陛下性命也只在旦夕之间,哥哥还是早做打算,莫做了枉死之鬼。”

虞世基如何不明白这个道理,凄然笑道:“我已经污名至此,再无生处,况且陛下待我有恩,我自当与陛下同死。”

大业十四年乙卯,夜晚。

朗朗明月之下,不知何处传来胡笳之音,如泣如诉,令人愁绝。

细细听去,奏的正是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就在这声声采薇,声声曰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