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炀帝之死(1 / 2)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
要说起皇帝杨广的江南情怀,那确实事出有因。
当年先帝扫平北方之后,立志平南陈一统天下,任命次子杨广挂帅出征,虽然说是三军谘禀皆取断于?,但杨广也由此立下赫赫战功。
后来他得以被立储,多半也是因为平陈之功。
平定南陈后,杨广又做了十年的扬州总管,对江南水乡十分迷恋,因此他一登基就把扬州置为江都,又大兴土木修建运河,就是为了方便他屡次南巡。
但他的禁卫骁果军就完全不同了。
这些骁果军大多是关中人,他们的亲人故旧都在关中,他们的魂与根也都在关中。
对他们而言,这温柔沉醉的江南水乡,比不上故乡的八百里秦川。
皇帝喜欢这里的百里春光,他们更喜欢故乡的烈烈秋风。
皇帝喜欢这里的吴侬软语,他们更喜欢故乡的嘹亮秦腔。
江南再好,不是故乡。
所谓久客思乡里,便是如此。
“听说如今的关中,已经被唐国公李渊占了。”众人正在悲戚,不知谁提起,顿时引发热议。
“李渊?我父亲在山西外放的时候,跟他在同州做过官呢,我还跟他二儿子一起玩过。”
“听说就是他家二儿子和三女儿一起破的长安。”
“就那个小病秧子?三天两头就要吃药的,还特淘气。他姐姐倒是厉害,打的我们嗷嗷的。”
骁果们多是贵族子弟,和李家都多多少少有过来往,对于李渊的人品,算是有口皆碑。
李渊这个人,平生受过最大的苦就是年少丧父,然后就继承了爵位,并被皇后姨妈接进宫里抚养。
长大后又娶了位才貌双全见识非凡的妻子,夫妻俩日子经营的非常好,本就丰厚的家产又上一层。
这样顺利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非常标准的贵族性格?仁义,大方,爽快,别的不说,和同僚们一起吃饭,他总是请客的那个。
此次入主关中,除了挖了他家祖坟杀了他亲人的阴世师和骨仪,其余一无所问。
这样难得的仁厚,也是饱受杨广喜怒不定性格摧残的骁果军禁卫们十分向往的。
说实话,这关中姓杨还是姓李,对他们都没有什么影响,他们大多都是从北魏就形成的贵族,对篡周而立的隋朝并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
众人一合计,与其跟着皇帝去江东,不如一起西归,回关中老家去。
他们这样的青壮年劳动力,在乱世之中是非常重要的,李渊必定十分欢迎。
说干就干,思乡心切的郎将窦贤最先率领部下西走。
然而这样冲动的行动注定无法成功,他们还未走到长江,就被皇帝派来的追兵追上,就地处死。
但这样的镇压并不能阻止骁果军们的叛逃行为,反而愈演愈烈。
虞世基下朝到家,从华丽的车架下来,抬眼看了圈自己奢华的府邸,这些年他靠着逢迎皇帝,鬻官卖狱,贿赂公行,其门如市,金宝盈积,但心里却没有一天是安宁的。
他没有进府,而且去了旁边的一个小宅子,那是他弟弟虞世南的住处。
虞世基、虞世南两兄弟,旧时为陈朝人,自小就负才名,陈亡入隋,时人谓之“二陆”,然而兄弟境遇不同,哥哥身居要职,生活豪奢,类于王侯,弟弟却始终只是个九品的起居舍人,躬履勤俭,不失素业。
虞世南此刻正在屋内读书,见哥哥来了,也没有起身相迎,虞世基也习惯了,他默默的站了会儿,低声说:“皇帝又杀了一批骁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