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胜败(2 / 2)
连长孙无忌这种曾经对皇帝无脑崇拜的世家子弟,也察觉到了不对,私下里和妹妹妹夫讨论时,也连连摇头:“想来当年伐陈之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能尽信。”
长孙嫣与丈夫对视一眼,没有说话。
用罢晚饭,长孙嫣在佛前做晚课,今日念《大悲咒》。
观音菩萨低眉慈目,俯瞰众生皆苦。
李世民是不信佛的,他年少生病,父亲去佛寺发过誓愿才好,为了还愿还捐了尊佛像,逼着他在佛前磕了几个头,也算是做了佛门弟子,但他心底里还是兴趣缺缺。
事在人为,指望佛祖做什么。
依他看,都是骗钱的把戏罢了。
不过他是很喜欢他的妻子念佛的,她的声音好听,念起佛经来更加好听。
李世民盘腿坐在妻子旁边,看着她背脊挺直,双目微阖,双手交叠,与面前的观音菩萨正相对。
一时间竟不知谁才是观音。
长孙嫣做完功课,侧头看着她的丈夫,他望着佛像前的袅袅香烟,似是在回忆什么。
“陛下自前岁决定征高丽起,便广发河北山东百姓服劳役,入海建船,农夫们日夜泡在海水里,下半身都溃烂生蛆,死者十有三四。”
“因为工程太急,到了秋收时分,也不放百姓们回去收麦,农户们家中只有妇孺,麦子收割不及时,到下了雨,都将麦子们烂在地里,一年辛劳,就此白费,几乎连饭都吃不上。”
这都是他去涿郡一路亲眼所见,百姓们吃不到饭,就要落草为寇,抢吃抢喝,长此以往,天下必乱。
他正在心里思忖,要不要把母亲的遗言告诉妻子,却听到妻子说:“我既然已经嫁给你,无论你要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李世民喜出望外,要扑过去亲妻子一口,却已经被她用手指顶住下巴。
长孙嫣看着丈夫的眼睛,一字一句道:“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这句话,我也替你记着。”
隋军纷纷在路上逃亡,皇帝几次下诏征兵,到临渝宫,?祭黄帝,斩杀叛军者以衅鼓,依旧成效了了。
人心二字,不是兵刀可以降服的。
李家也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长孙嫣的族叔长孙顺德。
他也在征兵之列,为了躲避兵役,不去辽东送死,逃到晋阳,听说族侄女嫁到唐国公府,现下正与丈夫管着府里事务,漏夜投奔而来。
寻常亲戚投奔,也不过添副碗筷,可这是逃役戴罪之身,谁敢收留,长孙嫣顿觉胸闷:“就说我们夫妇已经歇下了,叫他吃了闭门羹就走吧。”
李世民却不同意:“既然是你的族叔,那也是我的长辈,怎么能给吃闭门羹呢。”
长孙顺德人在府外,也很忐忑,长孙家曾为勋贵大族,有两位担任高官的族兄长孙炽与长孙晟荫庇,族人们都过得很舒服。
自从两位大人去世,子侄们都不成器,一朝落败,自己更是被抓去服辽东兵役。
要在以前,这种事哪轮得到他!
幸而兵役之人暴动,他趁机外逃,一路逃到晋阳,听人提起唐国公府有位很阔气的二公子,挥金如土广纳贤才,凡有能者无不奉为门客供养,再一打听,居然娶的还是族兄长孙晟的女儿,果断前来投奔。
到了门口,又想起这族侄女当初是被赶回舅家的,虽然和自己无关,但不免要迁怒,自己又是戴罪之身,犹豫之际,面前的府邸开了个小门,有门人提着灯笼出来,左右环顾过,小声道:“大人请往这边来。”
他一路跟着门人走,李家这宅子颇大,七拐八拐到了一个小屋子,里面正掌着灯,摆着酒,坐着个男人,正自斟自饮。
见他到来,起身拱手笑道:“族叔远道而来,未及迎接,还望见谅。”
长孙顺德便知道这是自己的侄女婿,见其容貌颇佳,气质不凡,更觉族兄给女儿定了门好亲事,忙回礼:“惭愧惭愧,某戴罪之身,如何能让侄婿迎接。”
两人对坐,喝上酒,李世民只说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