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第82章(2 / 2)
可惜老大一家还当是之前,想过来捞捞油水,一头撞上去才知道豆腐不是黄豆做的,铜墙铁壁撞个满头包。
丛三老爷劝自个媳妇:“我不说你应当也清楚,老大两口子不是踏实过日子的料。心比天高,想的都是那些高高在上,摸不着的东西。
想的再好,落不到实处,脚跟没站稳,那都是白搭,迟早得摔一个大跟头。”
他补充道:“他们年轻经得住折腾,咱们这把老骨头了何必跟着瞎搅和,嫌日子过得不顺么?现下咱俩帮着老七媳妇把地种好,把三个孩子拉扯大。念着这个情分,老七就不会不管咱们,定是会给咱俩养老的,这个你放心。”
陈氏一直没有说话,安静地听老伴说,良久,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夜渐深露深重,人倦进入梦乡,屋外的虫鸣依旧热闹。
隔天早上,丛三老爷领着两个年轻小伙子去自家田里。一人割稻谷,一人掌板车,他牵牛绳往家里拉昨天傍晚堆起来的谷子。
一路上见到的人无不诧异,这条垄上的人闭着眼睛,光听声音都能猜出来是谁家的。
便是各家的娘舅亲戚也是熟面孔,谁家来了客,还没走到家门口,就有路上碰到的人打招呼,或是差使小儿过来告知。
丛孝家什么时候多了一门这样的亲戚,娘家也没见来过这两人啊?
正是秋收时节,家家忙得晕头转向,披星戴月,恨不得跟哪吒似得长出三头六臂,这两人还有空闲跑到旁人家里帮忙。
当即有好奇心旺盛的上前询问,丛三老爷少不得一一作答:“老七要给他东家干活,这个时节赶不回来,他东家怜惜我家老的老小的小,就派了两个人过来帮忙。”
一路走一路问一路答,到家时丛三老爷唾沫星子都说干了,无奈摇头。这些人可真够无聊的,这般繁重的体力活都挡不住那颗八卦的心。
殊不知他老人家的话比秋风扫过落叶的速度还快,不到一个上午,传遍垄上的各家各户,连三岁小儿都知道他家来了两个干农活的年轻小伙子。
“听说了吗,丛家老七这次农忙不回来了,他东家派了两个人过来帮忙。”
“丛老七可真厉害,自个回不来不打紧,还多了两个帮手。”
“可不是,这就相当于请了两个长工,还不用花他的银子,多好的事。”
拉回家的稻谷卸在门口的场地上,丛三老爷在家轧场、碾场,另一个佃农回去田里割稻谷。
近晌午的时候,谷子碾出来摊开晾晒,杏娘的饭菜也做好了。红烧肉、梅菜扣肉、肉丸蛋皮汤、一大盘蒸鱼,鱼多肉足,都是大菜。
丛三老爷怕篮子放不下,特意拿出背篓装了。
刚走出家门碰到镰刀坏了,回家换镰刀的丛五老爷,迎上前急切地问:“老七不回来了?听说他雇了两个人回来干活,他现下这般出息啦?”
丛三老爷:“……”
流言就是这么传开的,越传越离谱。等到在家里的杏娘听到时,说的已经是丛老七在外头发了大财,爹娘、媳妇、孩子要接到县里去过活。家里的田也不种了,雇了佃户打理,还要多买些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