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第82章(1 / 2)
家里来了城里的佃农帮忙,丛三老爷心潮澎湃,很为自家儿子自豪。
想他小儿子确实打小就不一般,念书的名额被他哥哥占了,他就只能弃了这条路。分家也吃亏,这点田勉强养得活一家老小,等到孙子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怕是一丝看头都没有,还不知会沦落到何等样人家。
可他小儿子硬是闯出来一条生路,情愿背井离乡,孤身一人远去万里之外的府城当学徒。一去就是好几年,硬是音讯全无,跟失踪了似的。
直到学到一身本领才回家,且迎娶了远近闻名的李老先生独女为妻,这不是能耐是什么?
李老先生何许人也?
城里的那些大老爷们自然看不上此等杂门野道,可在乡下地方,李老先生的地位堪比城隍庙里的土地公。
土地公高坐神台,享用人间烟火,却冷眼旁观,不理世间百态。
比起冷冰冰的土地老爷,李老先生这个活人肯定是有求必应。且他精通医道两门,掌管神鬼之术,这是比县令大老爷更为神秘莫测,举重若轻的存在。
结识了这般的亲家,他们丛家在十里八乡的路都好走多了。不看僧面看佛面嘛,李老先生的女婿家自然要给几分薄面。
要不然也不会发生女儿、外孙赊账开铺子的那档子污糟事,不是他们丛家如何有本事,镇里的那些东家、掌柜全是看在李老先生的面上才赊的账。
虽然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可这也恰恰说明了李老先生的本事。即便他住在乡下,在镇上也是能吃得开。人家认他这个人,肯定他的能耐,很多事他就能摆平,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
他的小儿子能成为李老先生唯一的女婿,那他儿子也是个有本事的,不然如何能让李老先生瞧得上?
丛三老爷暗搓搓得意儿子的所作所为,陈氏也不遑多让,翻来覆去好几遍都没睡着。
“老头子,你说……老七是不是要发达了?”
丛三老爷皱眉:“他一个庄家汉子,有甚发达不发达的,再出息也就是多吃两碗米饭的事。你不要有的没的想一大堆,咱们现在已经分家了,照道理咱们两个是跟着老大的。现下老七愿意养着咱俩,你就得知足,知道吗?”
陈氏一怔,冷哼一声转过身子,背对着老头子。
“我说的话你别不爱听,这条垄上的婆娘哪个不是长了十七八个心窍,你出去不要瞎咧咧,胡说八道。家里的事外人知道得越少越好,何况眼下老七只是帮东家老爷做事,东家心善派人来帮咱们一把。
老七又不是跟亲家家里的小李大夫似的,饭碗端得牢牢的,等干完了活不照样回来种地。”
想起往事,丛三老爷不禁感慨万分:“之前大伙看老七在外做工眼热,掂量他挣了不老少的银子。人人都想来分一杯羹,这才有了娟儿家的王强合伙开铺子的事。
结果呢,别人都能挣钱的铺子,到他手里亏本不说,家底还赔个精光。这钱不都是老七掏出来的。他就算有金山、银山,也不够这么糟践的。”
当然,自个家里也不消停就是了。
“要不是因着这事,老大一家也不会想着分家,他往常占了老七多少便宜,旁人不知道,你我还不清楚?老七性子善,心软,可再不知事的人经了这一遭又一遭的事也该心寒了。他之前只是念着都是一家子,不爱计较罢了,真要冷了心肠岂是好糊弄的?
你没见他上次回来跟他哥吃饭,一个劲地劝酒,凭他哥说得天花乱坠,他只嗯嗯啊啊的打哈哈。这是铁了心想过好自个的日子,旁的事都不想掺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