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旧忆(2 / 2)
黎昭文认真道:“和我一起调查李绶案背后的真相,倘若李子?真的有罪,我们就将他绳之以法。”
这个条件并未害己,杨宗道欣然答应了。
从杨府出来时,浓黑的夜色已经笼罩四方天地,街道繁灯无尽,黎昭文却觉眼前一片昏黑。
面前的景致随着荏苒光阴渐趋模糊,低沉的雨声在耳畔回响,光线昏暗的宫殿内室重新浮现在她眼前。
大雨如注,殿外乌云满天,殿内灯光微弱,黎昭文只能凭借着些许天光看清皇帝脸上的神情。
“允则,你现在就带着弟弟妹妹逃出宫外。”皇帝面有凄色,不舍地看着自己的儿女。
“不可以,要走便一起走。”黎昭文抓着帝后的手,不肯松懈。
皇帝引袖为她拭泪,温声劝说她:“南枝听话,你和哥哥先离开,爹爹处理完这边的事情后就去找你们。”
黎昭文转首向皇后确认,皇后对上女儿恳切的目光,再也难以抑制悲伤情绪,掩面哭泣。
黎昭文瞬时明白父亲的谎言,哭道:“我不要离开你们。我们一起留在这里好不好,现在淮王还没入城,事情也许还有回旋的余地。”
皇帝对“淮王”这个字眼很敏感,他泛起水雾的模糊双眼因骤然的怒意变得清明。
“我必须留在这里,我要他背负骂名,永远不能名正言顺继承大统。你们和这件事无关,他会饶你们一命的,现在雨势大,四处有人逃窜,你们可以趁乱离开。”
太子与黎昭文想法一致,坚持不肯离开,他揽着不断啜泣的黎昭文,试图恳求皇帝允许他们留下,“儿臣不想独自苟活于世,如果爹爹和阿娘要共赴黄泉,那便带上儿臣,儿臣不愿生活在淮王治下。”
皇帝扬起身侧的长剑,但闻重器发出沉闷的落地声,长剑稳稳出现在太子脚边。
“爹爹不想杀你们任何人,你们自己动手。”皇帝颤声道。
在场众人早有赴死的决心,然则这个事实由皇帝亲自说出口时,心底终究对这世间有几分不舍。
他们几人之中,原有人不必丧命。
黎昭文勉强止住眼泪,望了眼在皇帝身旁一直沉默的杨宗道,询问皇帝的想法:“爹爹,老师也要留在这里吗?”
皇帝正欲回答,忽见衣衫尽湿的刘骐奔入殿内,他身上的雨水滴答落下,是死寂宫殿里唯一的声音。
刘骐关切的目光掠过黎昭文,而后向皇帝禀报:“陛下,兵部尚书叛变了。他把外城城门打开,命负责城防的人全部离岗,现在外城无人把手,淮王的兵马轻而易举就能入城。陛下如今有何打算?”
皇帝如遭五雷轰顶,不顾仪态跌坐在地,皇后上前扶住他,安抚道:“别再多想其他了,趁他来之前,我们快些了结这一切。”
皇帝怔忪点头,和皇后互相搀扶着走入西暖阁。
无力感令黎昭文不得动弹,她知道父母要做什么,可是却没有阻止他们的勇气。
她与杨宗道多年的师生情谊,支撑着她所剩无几的精力,继续适才中断的话题,“老师,你快离开,他们不敢为难天子旧臣,等叛乱平息,你可以带着妻儿离开京师,从此过你想要的生活。”
杨宗道喃喃低语:“臣不离开,这场叛乱和臣脱不了干系,臣难辞其咎。”
殿外惊雷响起,震耳的轰隆声盖过了杨宗道的说话声,黎昭文没有听到“难辞其咎”四字。
她正欲问清,却见杨宗道猛然拾起皇帝遗漏在地的长剑,横剑自刎。
血液喷涌而出,飞溅到黎昭文的面庞。太子抢步护在黎昭文身前,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