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变化(1 / 2)
京中各处繁花展颜,芳草青葱,许多贵胄会趁此春色和煦之际举办雅集。
黄成斌要举办雅集,黎昭文和苏凌陟均收到了邀请帖。
再次与黄成斌接触,勾起了苏凌陟之前未解的疑惑,“当日恩荣宴,事情明明是黄成斌先挑起的,为何你还要替他打圆场?”
彼时原是黄成斌有意污蔑他和黎昭文舞弊,黎昭文大可出言反驳他。众臣都在场,即便出言为自己明辨清白,他们听在耳里自也不会觉得奇怪。
但黎昭文话里话外都在维护黄成斌的脸面,最后反将关注点引到了自己身上,反倒让黄成斌这个造谣者置身事外。
如果这件事由苏凌陟先开口,他定会先反驳黄成斌一番。
他一脸义愤填膺的模样,黎昭文颇觉好笑,抿了抿唇,解释道:“我们初入官场,不好与人撕破脸面,他表面上是在说我们舞弊,实则无意间质疑了读卷官和陛下的判断,无须我出言顶撞,将来他自会为他当日之言付出代价。”
苏凌陟略通其意,复又将另一个疑问道出:“这么多大人看了考卷都没意见,怎么偏偏就他有意见,我总觉得他是在故意针对我们。”
黎昭文淡然一笑,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多亏黄成斌当众质疑她舞弊,否则她不会增加对李子?的戒心。
当日黄成斌之所以这么做,多半是李子?授意,倘若真的如此,那他为什么要针对她?难道因为她害李绶入狱?
不论如何,一个人不会平白对陌生人有恶意,这其中或有隐情。
这世上与李绶有联系的人寥寥无几,李子?算其一,李铨亦算其一。过于明目张胆接近李子?,容易引他猜疑,相形之下,李铨不过是流放在外的犯人,接近他更容易些,能免去许多勾心斗角的情节。
黎昭文静望庭院雀跃的鸟雀,暗想:“现在裴越应该彻底逃过林?的追捕了。”
助林嫣谣离开京师,本不在她计划之内。
只是在她的身上,黎昭文仿若看到了自己从前的影子。
她与林嫣谣一样,不愿与不爱之人成婚,所以当爹爹决定择选顾景渊当驸马时,她很抗拒。
她与顾景渊,不过是在宴席上远远相望的点头之交,甚至连最简单的交谈都没有,初见一次便成就一段姻缘,在她看来,有些荒谬。
所幸爹爹通情达理,知道她抗拒后,便不再逼迫她成婚。
如今经历了种种变故,黎昭文愈发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嫁给顾景渊,但偶尔会有一个可笑的念头充斥脑海:如果当初我们成婚,他会不会念在夫妻情分上,为爹爹出战?
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
初识他来自于爹爹的夸奖,对他的了解借助于宫人的闲言碎语,直到她临死前,她都不曾真正了解过他。
她想,大概她太看重感情,所以理所应当认为别人也会重视。
此前观察林?的种种作为,以为他是极疼爱女儿的父亲,怎料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这点美好印象就幻灭了。
林嫣谣的难过,黎昭文不能感同身受,毕竟她的爹爹不像林?,不会强人所难。
让裴越护送她离京,是本能的怜惜使然,与此同时,亦有几分弥补之意。
她刻意与林延纪结交,意在利用他探知消息,然则相处时光渐长,她心底生出了愧疚之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