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翰林(1 / 2)
正寅时,黎昭文起床盥洗,穿上公服,拿上檀木笏,在裴越的陪同下沿路赶往奉天门。
早朝要在白日破晓之际举行,此刻天色未明,街道上便已出现了许多官员的车马。
以前即便在宫里每日要去讲堂,黎昭文都不曾早起过,有时冬日寒冷,不想离开温暖被衾,甚至会和杨宗道商议,把日讲的时间推迟。
如今朝这般寅时早起,是她的人生初体验。
为了打起精神,她特意选择乘马出行,尽管全身受清晨冷风的吹袭,精神却依然不振。
眼前的人群和灯光因眼睛不断眨动而模糊不清,头颅不自觉低垂,握住缰绳的手不自觉放松,如果不是裴越提醒,黎昭文早就无以自控地往马背倾倒了。
最让她难堪的是,她这副昏昏欲睡的模样,竟被顾景渊看到了。
他靠近黎昭文,说道:“昭文弟弟,好久不见。”
黎昭文客气道:“景渊兄别来无恙。”
自那日在林?生辰宴试探黎昭文后,顾景渊便再没有主动联系黎昭文。少了这个劲敌的叨扰,黎昭文也乐得清静。
今日再次与他相见,她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那次试探得太明显,现在他应该不会轻举妄动了吧。”
世间事难以琢磨,人的心难以揣测,对付顾景渊这样的对手,她从来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但她并不知道,她很擅长洞察他的心。
顾景渊自幼由父亲抚养长大,成长过程中不曾体味过无微不至的母爱,严厉的父亲是陪伴他成长的唯一主角。
他的性格多继承于他的父亲,就算后来与父亲分隔两地,小时候耳濡目染的教导依旧深深影响着他,由此造就的他,远比同龄人更懂得处事立身,性情亦远比同龄人更刚韧沉稳。
他习惯处变不惊,犹如平静的湖面毫无波澜,黎昭文的出现,如投至湖中的磐石,穿透他这深不见底的湖面,将他的沉着冷静层层击破,激起复杂的涟漪。
他不得不承认,自与黎昭文相遇,他的头脑便不再如从前那样冷静了。
那日贸然试探她便可算一佐证。
早在他看见她的字迹时,心中就已肯定她是公主了。她的笑颜,她的眉眼,她的字迹……和她有关的一切,都深深刻在他的记忆里。他坚信自己不会错认。
用贺岁诗试探她,相当于将自己重生的秘密置之险地。他是害死她家人的凶手之一,她决计不会轻易放过他。
她表面佯装无事发生,心下想必盘算出了万千种对付他的计策。
彼时与她初识,看她对自己产生敌意,他第一反应并不是排斥这种敌意,而是想要了解她的敌意出自何种缘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