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6再度北伐(1 / 2)

加入书签

靖康七年的寒冬比往年更为严酷。北风掠过光复不久的燕京城头,挟着塞外的肃杀,卷动城楼上那面巨大的赤底“宋”字旗,旗角翻飞,猎猎如金戈之鸣。赵福金立在城楼的最高处,玄甲在稀薄的冬日下闪着冷硬的光泽。她极目北望,视野越过残破的雉堞,投向那片无垠的、覆盖着厚厚积雪的松辽平原。那片黑山白水,在肃杀的寂静中似乎酝酿着巨大的风暴。她的目光却穿过了那片沉寂的白色,锁定在更遥远的北方??那是金人起家的巢穴,会宁府的所在。

“陛下,岳飞将军遣快马军报!”新任燕京府尹兼虎衙司直隶指挥使王渊,步履匆匆地登上城楼,呈上还带着寒气的军文。

赵福金接过,薄薄的绢纸上仿佛还浸染着硝烟与汗水的味道:

臣飞叩首:赖陛下神威,将士效死。燕云十六州全境已复,残敌清肃,道路尽通。唯燕京城经此战火,城防多处崩坏,民居损毁亦重。臣已着手整饬城防、安顿流民。今擒获金兵战俘计二千三百七十一员名,负伤者数百。臣谨遵陛下圣训,未杀一人,皆妥善收押于旧燕王府邸,遣医照料伤者,供以粗粮炭火。此等俘囚,乃吾民昔日之苦难见证,今之劳力可用者甚众,宜如何安置,静候圣裁!

赵福金的目光在“未杀一人”四字上停驻良久,微微点头。仇恨需要出口,但无谓的屠杀只会留下更深的裂痕。这些劳力,将是重建这北疆重镇、甚至未来深入金国本土、铺路架桥的基石。她将绢书递给身后的吴?:“传朕口谕,命岳将军速遣可靠之人,将轻伤能行者押送至中山大营,由沿途军堡供给,参与后方辎重转运、道路修葺;重伤难行及妇孺,暂留燕京营区救治看管。另,着户部、工部协同,统筹燕云十六州流民安置与屋舍修葺事宜,所需钱粮,由内库拨付一半,不得延误。”

“臣遵旨!”吴?躬身接过,眼神锐利,“陛下,燕京甫定,民心未附,此刻分兵押送俘虏南下,是否……”他话未说尽,意思却明了??主力未动,金人元气犹存,这燕京似稳实危。

“非常之机,行非常之事。”赵福金声音不高,却字字斩钉截铁,“俘囚一日不散,守军便一日难以安心。放出去,他们不过是散入莽莽群山或逃奔故国,反成流匪隐患;留在城中,需耗精兵看守,稍有不慎便是内乱火种。令其效力工役,戴罪立功,既能清空城池,又可借其双手恢复燕云元气。至于金人反扑……”她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朕那两位‘老邻居’,此刻怕是无暇南顾。速办!”

黄龙府(金上京会宁府)

与燕京的秩序初建相比,数百里外的金国上京会宁府,笼罩在一片压抑的、近乎疯狂的恐慌和混乱之中。宫殿名为“乾元殿”,内里陈设却带着白山黑水的粗犷与金人刚刚褪去不久的野蛮痕迹。殿角燃烧的炭盆吞吐着惨白的光焰,将御座上年仅十六岁的金帝完颜?稚气未脱的脸映照得愈发苍白惊惶。他死死攥着面前那份沾着血迹的紧急军报,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指尖微微颤抖着。

“燕……燕京丢了?”少年皇帝的声音尖细变形,带着难以置信的恐惧,“大同(云州)也丢了?宋人……宋人打进了旅顺口?!就在海边?!”“砰!”军报被一只枯瘦却带着沛然巨力的大手猛地拍在御案上!几案上的笔架砚台一阵乱跳。粘罕??这位权势熏天的谙班勃极烈、都元帅完颜宗翰,鬓发已然染霜,眼角的皱纹因盛怒而刀刻般深陷,几乎吞噬了那双燃烧着狂怒与挫败火焰的眸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