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讲学(1 / 2)

加入书签

“夫子来了,夫子来了。”有人提醒道。

各人飞快坐好。

今日来讲经学的仍是上次那位偏心的郑大儒。

今日他进课堂见两位殿下都在,满意地捏了捏胡须,“上次我们说到《六韬?盈虚》,今日我们便聊聊《国务》。想必诸位都已阅过本篇?”

堂上众人面面相觑,今日大皇子带了6位伴读,而公主这边只余两人,不免势弱。

郑大儒见此便知没有学生预习,沉了脸色当即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诸位如此懈怠,莫非是自觉已学有所成?”

公主心头惭愧,最近神思一直放在水务上,竟忘记郑大儒的课业,着实不该。

公主与大皇子对视一眼,共同站起来,向郑大儒请罪道:“是学生懈怠,请夫子责罚。”

伴读们也不敢托大,连忙跟着站起来请罪。

“哼!”郑大儒气怒冷声道:“今日下课,将《六韬》全文抄写三遍,后日交上来,月后考核,就考全文背诵。既然诸位无心预习,那就由我替诸位安排吧。”

众人大惊,《六韬》全文将近两万字,这要背到何时去?月后考核可不足七天哪。

郑大儒不管他们的想法,兀自道:“都坐吧。今日我便诵读一番,诸位随我一同。”

郑大儒读道:“文王问太公曰:愿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

众人忙跟读。

《国务》篇幅不长,总共两百余字,众人读得胆战心惊,生怕郑大儒随机点名释义,一旦说错只怕又得加抄全文。

事有巧合,偏偏顾平西眼睛毒,一眼瞧见有位宫里的侍从正在入口处东张西望,此人正是陛下惯常差使地书房侍人。从弘文馆开始,陛下就喜欢亲自来检查学业,如今到了国子监也是逃不脱,便是陛下不方便亲自前来,必定差使侍从过来,每逢月考尤甚。

自打诸位殿下搬进国子监读书,这位侍人便经常出现在此处。

遭了!顾平西趁着大儒背身踱步之时,戳了戳陈博闻,示意他看外面。

陈博闻扭头,登时大惊,难不成今日被郑大儒责罚之事要上达天听了?

完了完了,罚抄事小,失节事大呀!

大皇子伴读眼见顾平西和陈博闻鬼祟行径,暗自纳罕,不由伸脖子往外看,一看之下宛如被掐住脖子的鸡,赶紧给大皇子递个小纸条:监军已到!

大皇子低头小心翼翼展开,当即冷汗下来了,连忙收拾好表情,端坐于前认真听讲,再不敢弓腰驼背浑水摸鱼。

郑大儒读完通篇,见所有学生莫名坐得笔直,意味不明地哼了一声,端起茶润润喉道:“上一课我们讲《盈虚》: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治国在于君。既要治国,须得知道什么是国之大务。公主,你来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