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远走(2 / 2)
方姑姑给公主更衣时忍不住问:“公主,您为何还要帮他?”
方姑姑抱怨道:“宋世子自己拎不清,您又何必趟这趟浑水?”
公主折好袖子,看着方姑姑问:“苏家犯了什么错?”
方姑姑不敢答话。
“什么也没有,她只不过是违逆了济宁侯夫人的意。”公主轻描淡写道,“怪只怪宋稷空有一身武艺却无半分城府,白白害了苏氏一家。”
次日,难得连日阴雨出了个太阳。
公主再次来到苏家,一家人已是愁云惨淡。苏云的父亲刚被放回来,苏家小弟不知去向。
随处零落着杂物,小小院墙竟有破败之意。一家子委顿在正堂,见到公主时第一时间是跪下认错。
公主轿撵停在门外,侍卫李四带四名护卫进入院中,本就不大都院子被站得满满当当,身量高挑地公主站在当中,平淡地注视着苏氏一家。
这是昭武公主第一次在苏云面前摆出公主威仪。苏云上次见公主,只觉得公主高贵气质令人见之不忘,如今再见,却恍惚明白平民与公主之间隔着天堑,我之身份譬如蝼蚁。
苏云虽然跪下,但公主仍看出她骨子里的不服气,但神情中又带着无可奈何的茫然。
公主以为月余时间足够苏家认清现实,济宁侯府想动苏家,不费一兵一卒,甚至更阴私的法子都没拿出来。给苏家留下了半条命,济宁侯夫人已是仁慈。
公主不欲再与苏家纠缠,令李四拿出银票道:“我盘下你家的铺子,你们考虑一下。”
老夫妻俩惶惶然,目及银票,明白看见上面写着五百两,他们苏家铺子万万不值这个价。
苏云却抹了把泪上前拿起银票,目光中极为坚定,“多谢公主援手,苏家感激不尽。”
公主满意地颔首,心情好,便向他们多说了几句:“我盘了你的铺子,你们家的债务也一同转给我,京城远郊我再给你五亩良田,足够你们衣食无忧。”
“另外,”公主在苏家震惊的眼神中拿出一封信递给苏云道,“我知你幼弟有向学之心,若有心,可携书信至城外百草书院读书。”
苏家上下俱是涕泗横流,苏家老两口给公主行五体投地之礼,“多谢公主爱护!多谢公主爱护!”
公主坦然受了苏家的礼。
“济宁侯夫人不会与你们为难。”
“从今以后与济宁侯府桥归桥路归路吧。”
“多谢公主殿下。”
商户女整个人成熟了许多,像是一夜长大,俯身拜谢公主:“公主殿下,苏云彼时不知天高地厚,冲撞公主,如今方知,公主所言句句真心,苏云是非不分,全凭公主殿下宽宏。”
苏云仰头看着逆光站在门厅处的公主,心悦诚服道:“殿下爱民,令苏云心折。苏云无以为报,望殿下万福千秋,岁岁如意。”
铺子过户次日,方姑姑匆匆来到国子监处道:“公主,宋世子离京了。”
公主看向窗外,陈博闻正在跟国子监的贫寒人士说话。公主淡淡道:“着人给母后捎信,替我另寻一个伴读。”
方姑姑应声记下,见公主一直望着窗外,不免好奇:公主这是在看谁?方姑姑向外看去,只见尚书府陈公子在松涛亭中与一名州县贡生说话。
陈公子是惯常打扮,身穿黄色圆领袍,身量欣长,腰间坠着跳虎纹样香囊,极为灵动。他身旁站着的贡生,穿着朴素,一副灰扑扑的圆领袍,似乎是国子监发的学士服饰,从头到脚没有装饰,但为人身形挺拔,当他转过来时,整个人突然就亮了。
长得真好看。方姑姑在心中嘀咕,怪不得公主看呆了。
今日中午因下着雨,所以公主留在国子监用饭,她的午膳是方姑姑刚刚送来的,而公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