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9客人(2 / 2)

加入书签

当然,这一部分他并没有和村里其他人说,旁人又没发现,出来显摆啥,若是不成反赔本,徒惹人笑话。

众人一听也是,这两年村里养稻花鱼,制作蜡烛,加上女人们在织缎坊做工赚的钱,很是攒了些银钱,生活比以前好了太多,只看学堂里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多便可见端倪,现在已经三间教舍都有学生了,任先生说幸亏头年入学的学生再学一年就差不多可以毕业,不然,不仅学堂要扩建,先生也要再请一位了。

村民们不觉得为难,反而很开心,这正代表他们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了。

对于现在的林家湾来说,扩建学堂有什么难的?

他们可以很有底气说出不用林家出大头他们也能将这笔钱凑足。只是先生还需要林家留心着请,因为村民没有这方面的人脉。

因着村民条件好了,有些富裕人家甚至提出来不用林家承担先生束?的大头,他们可以负担得起孩子的读书花费。

林易听了只是笑笑,没同意,依旧按照先前所说。

他能看到以后村民会越来越富裕,只是从来没想过让他们自己出钱送孩子上学。

他考虑的是村民的经济水平不一,即便现在日子好过不少,但还是有供不起的人家,况且孩子上学的花费少了,大家才会把更多的孩子送去读书,原本只能供一个,现在能供两到三个。

他家现在压根不缺钱,不用在乎投到学堂里的那点钱。

不过他也和村里人商量好了,当初拿出来四十亩地的收益出来用于学堂,余下的和那二十亩一样用于接济村里的孤寡之家。以后学堂读书的学生愈多,再请先生之后这部分收益若是不够他也不会再出,也就是说固定就出这么多。

林家的马车一进村,先碰到了两个正在村口的书院学生。

如今学生人数并不多,林智能够认识每一个人,见状让人停下车,拉开车帘子询问。

几个学生一看是林院长回来了,再看另一辆马车上也拉开了帘子的林先生(林易),忙对二人行礼。

书院明日开学,但头一天并不上课,学生明日晚饭前能到就行,是以林智见两人现在就到了,态度还是很和蔼的。

问了几句他们的情况,得知是家住的远怕路上耽搁是以走得早,林智夸赞了二人勤勉,又勉励了一番。

说完话,让他们继续在村子里参观游玩,便要继续往家走。

这时有一个学生像是想起了什么说道:“院长,您家昨日晚间来了客人,一行人浩浩荡荡的,领头的几人此时应当在林发大叔家。”

这个学子和同窗是昨日踩着夕阳余晖进入林家湾的,自从林发家新修了三间客舍,他来林家湾就住在他家,昨日自然也不例外。

因要赶路还没吃晚饭,便让林发的媳妇做了些饭菜,吃到一半他们听到车马的动静,当时以为是书院同窗来了,并没在意。但是等吃完饭他们正要出门在附近溜达消食时,就见一行人直奔林发家而来。

他们认识的只有林家的管事福顺,一个颇有威仪的中年人和两个少年人走在正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