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客人(1 / 2)
在县城凑合着住了一夜,次日上午才回到村里。
虽说不出正月都算年,但上元节一过,村民们就陆续开始忙活地里的活计。
明日便是书院正式开学的日子,今日村里就有许多书院学子的马车进来。
若说村民们最开始听说林家要在山里开一间书院还没多大反应,都认为这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去年书院正式开学一月左右的时间,他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求真书院旬休两天,离得近的学子有足够的时间回家,但当初招生是面对附近几个州城的展开的。
林家湾到梓州尚且有两日的路程,遑论其它州府了,是以有近乎一半的学子旬休日回不了家。
在书院待着倒也饿不着,饭堂里留的有厨子做饭,只是供应的比平日里要少些。
少年人待不住,除了极个别一心苦读不愿外出的,大部分回不了家的人都想出书院转转。
距离书院最近的村子自然是林家湾,而且目前书院通往外面的路只有一条,紧挨着林家湾而过。
林家湾虽是乡下地方,但周围群山环绕,内里大片的良田被规整得井井有条,若是单纯来游玩,风景还是不错的,即便是秋冬也有些看头。
旬休过几次,学子们就发现休息日可以来林家湾游玩,时间晚了还能在村民家住上一宿,给些钱就行。
林家湾的村民都很淳朴,即便不那么朴实他们也不怕,院长一家就是这个村子的,旬休时院长会回村住,若真有什么,完全可以找他求助。
若是缺东西,便出村去往童山县采买,极为方便。
甫一发现这点,大多数学生就不愿意在书院里待着了。书院里虽然清净,但也很向往外面的热闹生活。
有机灵的村民例如林若兰的父亲林发,他近来很少去走村串户地卖货了,村里的活都还忙不完呢。一番权衡之后动作神速地将自家房子改建,另起三间砖房,花钱置办了不少家具,收拾得干净齐整,专门供给书院学子居住。
有村民笑话他,书院一个月才休四次,学生住一晚上不过几文钱的借宿费,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多少钱,不过是个添头,哪里用得着单独盖新房呢?真是白白浪费钱。
对此林发也不恼,反而笑吟吟地说:“这些年家里攒了点钱,本来也要再盖几间房给儿子娶媳妇用,只是还得几年才说亲呢,就先收拾出来用呗。”
他也没说谎,确实原本就有起新房的想法,只是现在的房子也不破,他家人口少,够住了,所以和媳妇商量后决定等到儿子要说亲的时候再起新的青砖大瓦房,也能说到更好的亲事。
林发心思本就比较活络,即便只是在童山县下面的村落里做货郎,也比大多数村民见识多,他直觉这是个好机会,便不再等,当下就建房子,只是也怕全数推倒重建费钱,若是赚不到几个子儿还是会有些亏,便留着原来的老宅,另起了三间。
此外他还特意留心城里专门招待人的客栈是怎么做生意的,把厨房也扩建得更大,思及媳妇做饭手艺还不错,还咬牙买了些贵重的食材让她练手,如此等学子们在他家住下,他们还能提供可口的饭食。
学生在村子里住,村民们能提供的食物有限,顶多拿出家里最好的白米白面给他们吃。若是他家能有不一样的饭食,即便价格贵些,这些养尊处优的学生也会乐意来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