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7再借(1 / 2)

加入书签

翌日清晨,林家众人都起得晚了些,尤其林大郎几个,直到宵禁前一刻才回来,索性今日没别的事,也就多睡了一会儿。

早饭吃到一半,门房来报县衙派人来接阿金。

林大郎几个也知道阿金昨晚被借去抓拐子,闻言便知昨夜的审问不太顺利,起码是没找到拐子的藏身之所。

林易放下筷子,让林安澜牵着阿金与他一起出去,其余人继续吃饭。

到得门外,只见三个官差站在门外等候。

林易上前寒暄,客气请他们入内坐下喝杯茶水,领头的官差笑道:“在下倒是想叨扰府上,只是有公务在身,那拐子的同伙尚未落网,还是以正事要紧。”

林易点点头,让林安澜把阿金给他们。

林安澜上前,环顾四周无人,便问道:“大人,你们没审出来吗?”

林易出言斥道:“莫要打听!”

林安澜吐吐舌头,没说话。

那领头的官差正是昨日一直跟着许县令的衙役头子,忙摆摆手道:“我哪称得上什么大人!小娘子真是折煞我了!这也不是什么机密事,抓来的三人倒是都招了,同伙几人,落脚点何处。只是这伙人实在狡猾,问到最后才知道这伙拐子分两班,一班专门寻找目标下手,另一班则负责接手后转卖。昨日抓的都是负责拐人的,他们将孩子送到一处地方交给另一班人,剩下的就不归他们管,只等着卖出去后分钱。”

后面就涉及官府的行动了,衙役头子没再继续说,不过林易和林安澜都是聪明人,一下就听明白了。这三人知道的地方只是一处中转站,官差去了之后定是一无所获,不然不会来找阿金帮忙。

林安澜不再继续追问,拿出准备好的另一种小零食和一只木碗,和狗绳一起给他。

“这布袋里的和昨日的肉干一样,时不时喂给阿金一些,这碗是阿金用来喝水的,还请大人带些凉白水给它喝。”

昨天阿金回来猛猛喝了一大碗水,可见是渴坏了,林安澜今日便交待他们记得给阿金喂水。

衙役头子闻言不好意思地笑笑,忙接过东西说都记得了。

他们没有养狗的经验,又记挂着早些将拐子捉拿归案,人都没空喝口水,也都没想到要给阿金喝水。

将官差和阿金送走,父女二人继续回屋用饭,没耽搁多久,粥还是热的。

吃完饭吴月皎和周佩宁忙活着清点林大郎的行李以免有所疏漏,若是等上路后再发现有什么东西没带已然来不及。

这时林安澜想起明日送走林大郎后,他们一家也要启程回村了。书院二十日开学呢。

官府那边若是今日没有结果,阿金继续被借用,又要怎么办?

其实阿金随时随地都能自己进空间,之后林安澜再把它带出来就是了,但这显然没法解释,因而还是必须一起走才行。

林安澜将担忧说了,林易算算日子说道:“若是今日还没结果,你大伯带着他们明日回村,我和你就再多留几天,等用不着阿金了再说。”

那伙拐子想对林安澜下手,虽然没有得逞,但光是想想就可恨,加之听说还有几个孩子被拐,至今下落不明,林易对这些人痛恨至极,他是盼望着能将他们一网打尽的,因而阿金能帮上忙,林易万分配合。

反正书院那边已经步入正轨,因着是去年十月份才开始上课,索性把每年招生的时间都定在八九月,而非时下惯常的年初招生,是以也不很忙,林智作为院长,许多事都能料理,他多留几天也无碍。

林安澜放下心,又道:“到时记得让娘向学堂请假。”

林易点点头,又想起林安澜的学业来。

在他和林智看来,村里的学堂主要目的不是供出将来能为官做宰的读书人,而是让村里的孩子不做睁眼瞎,能认识几个字,之后不管作何营生都比大字不识一个的要强。

因而当初他们就商议过,村里的这批孩子,除非实在是有读书的天赋或是家里银钱多足以供应孩子走科举的,其余的读个四五年也就能离开了。

四五年的时间,学到的东西已经足够他们用了,既不走科举,继续读下去也是枉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