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0报酬(2 / 2)

加入书签

聚庆楼东家是看昨日卖得好才想着将之垄断下来,前日来送鱼的时候,他可是丝毫都未曾遮掩还要去别家的想法,直到离开聚庆楼,对方也没提出这鱼要专供他家啊!

还是觉得风险太大,想要谨慎行事罢了。

如今反悔也无用,他家卖得好,其他家估摸着也不遑多让。

就是不知道别家会追加多少。

依旧是在城门口集合,每一组都带来了追加订单的消息,林二郎粗略一算,足足多了近二百斤。

对此,村民们当然是高兴的。

能早一日把鱼卖完,心里就早踏实一分。

如此过了十日,林家湾养鱼人家的鱼全部捞空。

这还没结束,林家还有两千斤在田里,还能再卖上两三日。

林二郎本着以村民为先的想法,将自家排在了最后,当初编小组时就没有将自家算在内。

管着农田的福顺安排人手捞鱼,殊不知那些将鱼卖出去的人家纷纷来帮忙。

林二郎听闻后赶来,看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就由着他们去了。

这是朴实的村民表达感谢的方式,他们知道感恩并能够付诸行动,林家也没必要推辞。

林二郎本打算村民的鱼卖完就给他们算账结钱的,看这样子想想还是等自家的也卖完再说。

终于到了分钱的时候。

村里林氏祠堂前的空地上,养了鱼的村民们翘首以盼,目光落在前头装铜钱的筐上移都移不开。

林二郎搬来一套桌椅,账本笔墨全数到位,深吸一口气让大家排队领钱。

小组长们可以带领大家捞鱼,分派着干活,但发钱这事不简单,需要算清楚具体账目,林二郎怕他们算不明白,还是他带着家里的管事来做吧。

童山县今年普通鱼的价格在八文钱一斤,鲈鱼鳙鱼这类鱼贵且少,二十文一斤。

结合童山县的消费能力,他们的稻花鱼最后定了十六文一斤的价格。

但量大的会相应减上一两文,最后算下来平均每斤十五文。

一亩地一百斤鱼,便是一贯半,对农人来说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林二郎从家里叫了两个管事帮忙数钱发钱,他则是算好每家的钱数并做好发放记录。

在开始之前,族长上前代表大家传达了他们的心意。

不能让林二郎白忙一场,他们要给他五贯钱当做报酬。

林二郎惊讶极了。

他从没想过做这件事还能拿到钱,对他来说能够主导此事,从中获取办实事的经验就已经是最大的收获了。

五贯钱,五千文,合三亩多稻花鱼的收益,就算将林家的那两千斤算进去相当于一亩给他六十多文的报酬,是不是有点多了。

而且他也就忙了十几天,一文本钱没出,就能拿这么多,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林二郎在心里飞速算了一笔账,最终只拿了两贯钱,算作一亩鱼拿二十五文的报酬,还算合理。

这点钱对他不算什么,但这是大家伙的心意,收下能让他们心安,五贯还是太多了。

村民们见他虽只拿了两贯,但终究还是收了,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