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情伤(1 / 2)
孙灵来的第一天主要是熟悉环境,第二天就参加了蜀郡的日常政务会议。
晨会结束后,孙灵刚想上前询问花园的事,诸葛亮已经快步离开,只留下一个挺拔的背影。
她张了张嘴,最终没喊出声来。
接下来的几天,孙灵发现诸葛亮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公务上。他要么处理文书,要么外出巡视,连吃饭都是匆匆扒几口就继续工作。
孙灵有好几次想去他办公的地方看看,但见他专注批阅文书的样子,又不忍心打扰。
这天,诸葛亮派人送来一摞文书,内容涵盖益州的教育、农业、商贸、律法、财政等方方面面。
“孟英啊,你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刘备坐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她。他手里捧着一杯茶,眼神温和得像在看自家孩子。
孙灵随手翻开几本,发现每本文书上都有诸葛亮的批注。有些地方连标点符号都修改过,有些则详细列出了执行方案。
她惊讶地抬头:“刘叔,这些琐事都是孔明亲自处理的?”
“是啊,”刘备点头,“他说孙治中擅长内政,要向你学习。”
“可我都是把具体事务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孙灵有些不好意思,“他这样事必躬亲,身体怎么受得了?”
刘备叹了口气,放下茶杯:“我劝过他很多次,可他就是不听。”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有时候我在想,这孩子是不是受过什么情伤。”
“情伤?”孙灵疑惑地眨眨眼。
“你看啊,”刘备凑近些,声音更低了,“年纪轻轻却不肯成家。多少人家想把女儿许配给他,他都一口回绝。一提婚事,哪怕正聊得高兴,他也会立刻变脸走人。整天就知道埋头工作。”
孙灵回想起来,接风宴上那些舞姬献艺时,诸葛亮确实一直低着头。他府上一个婢女都没有,连端茶倒水的都是小厮。
“也许、只是没遇到合适的。”孙灵试探着说。
刘备叹道:“也许吧。希望他娶妻后能改改这废寝忘食的毛病。”
孙灵目光落在案头那堆文书上。历史上诸葛亮就是因为操劳过度而英年早逝的。
不行。
得想办法让他好好吃饭,按时休息。脑海里已经闪过好几个主意。
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这个工作狂改善生活习惯。
孙灵仔细翻阅了益州的各项政策文书。她发现,在农业和土地政策方面,益州基本沿用了江东的成功经验。
刘备做得更好,他经常亲自下田劳作,与百姓同吃同住。这种亲民作风让他在世家大族和普通百姓中都赢得了极高声望。
益州的情况与江东不同。这里除了成都平原这样的富庶之地,还有大片深山老林,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
在诸葛亮治理前,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势同水火,经常发动叛乱。
以往朝廷的做法是派汉人官员去管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诸葛亮开创性地推行了“自治监军”政策。
允许少数民族自治,只需按时纳税。选拔当地勇士编入军队。任用本族首领进行管理。但若有人胆敢自立为王,立即武力镇压,另立新首领。
这个制度比西方殖民地自治制度早了约1500年,这可是现代“一国两制”思想的雏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