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0另一个家(1 / 2)

加入书签

孙灵的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军师夫人、夜郎部落、青梅林……

这些词在她脑海里转来转去。那群人显然是把她错认成了诸葛亮的夫人。

青梅酒的酸甜气息钻进鼻腔,鼻翼微微翕动,脸颊微微发烫。

她分不清是酒气上头,还是想起自己非但没否认这个身份,反而借机施压而感到羞赧。

正想着,厅内的喧闹声突然静了下来,只听到一个人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孙灵抬头望去,只见诸葛亮身着素青色绸缎长袍缓步而来。衣袍剪裁得体,虽无繁复纹饰,但质地精良,每一道衣褶都整齐妥帖。领口严丝合缝地交叠着,只露出喉结。

他身形修长挺拔,比在场众人都高出半头。

那素青色长袍随着他的步伐微微摆动,衣袂翻飞间隐约可见腰间束着一条素白腰带,更显得他腰身劲瘦。

那双丹凤眼,眼尾微微上挑,眸光清澈如水。

面容轮廓分明,鼻梁高挺,行走时始终平视前方,不疾不徐,举手投足间透着儒雅从容的气度。

厅内众人不自觉地让开一条路,有几个年轻官员甚至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

孙灵暗自惊讶。上次在徐州匆匆一别,都没来得及细看。如今再见,他已是刘备麾下举足轻重的军师将军,连益州境内的蛮夷都对他敬畏有加。

如此短的时间内,他是如何做到的?

诸葛亮走到刘备跟前行礼:“属下迟来,请主公见谅。”

刘备笑着拉他入座:“孔明来得正好,我给你引见。”

他转向孙灵,语气亲昵:“这是我江东的侄女孙孟英,不仅千里迢迢来看我,还带了名酒赤焰烧和新鲜青梅。”

听到“青梅”二字,诸葛亮的长睫微不可察地颤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

他抬眼看向孙灵,目光平静如水,看不出任何情绪,微微颔首道:“远道而来,辛苦了。”

语气平淡,既不疏远也不亲近。

刘备正要继续介绍,孙灵抢先道:“我们早就相识了。”

“对对对,”刘备拍了下额头,“徐州之围就是孔明解的。我这军师可是世间少有的奇才啊!”

说起诸葛亮,刘备眼中满是赞赏。他至今记得初见诸葛亮时的惊艳。

诸葛亮年纪不大,却学识渊博,对时局见解独到,更精通机关之术。助他夺取益州、平定内乱时,那些奇谋妙计令人叹服。

只是,他似乎总在急于证明什么。

诸葛亮和孙灵默契地没有多言。似乎也没有必要将几年前的事拿到台面上来说。

孙灵悄悄打量着诸葛亮。他的反应太过平常,平常得反而显得反常。在她看来,他们至少应该是交情不错的朋友。

可比起刘备的热情、赵云的关切,甚至是庞统的欣赏,诸葛亮的态度实在太过疏离。

他只是礼节性地看了她一眼,说了几句客套话,之后就再没多看她一眼。

就好像,他们真的只是徐州一战时短暂合作过的盟友,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孙灵的目光落在他面前的桌案上。那里摆着一盘青梅,是她带来的。

这青梅酸涩得很,旁人尝了一口便皱眉放下,唯独诸葛亮捻起一颗,慢条斯理咬下一大半。

他修长的手指捏着青梅,吃得专注,薄唇微抿,喉结随着吞咽轻轻滚动,脸上却始终没什么表情。

吃完一颗,他又拿起一颗,仿佛那青梅不是酸得让人牙软,而是什么寻常点心。

孙灵光是看着,嘴里就忍不住泛酸。正出神间,刘备递来一杯淡绿色的青梅酒:“尝尝味道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