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觉醒nbspnbspnbsp埋首在她锁骨处(2 / 2)

加入书签

当初将林媚珠的医书烧得最起劲儿的就是孙嬷嬷,晴儿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晴儿无奈叹道:“也就姑娘您,最好收买了!”

孙嬷嬷知道林媚珠每日清晨都会前往后院听下人管事的回话,特意在半路上候着,哭着说无颜留在府邸,给林媚珠辞别。

林媚珠假装没看到她头顶上的露水,硬着心肠往前走,孙嬷嬷从怀里颤颤巍巍拿出个半旧的顺袋,道:“我知道姐儿打小就喜欢吃零嘴,所以我就偷偷将这小顺袋留了下来。”

这顺袋是林媚珠的外婆给她做的,里头总会有陈惠生或初七给她搜罗的小零嘴。但上京之后陈姨娘觉得觉得女儿体态不够苗条,将顺袋没收了去。

孙嬷嬷将顺袋系回林媚珠腰间,道:“当初将你送回岭南,你阿公将你抱过去的时候,我死也不肯撒手,我……我是真舍不得!”

“这两日我一直在想,我的姐儿真是长大了,偌大一个王府治得这般妥帖,我是做错了事,理应受罚。我也没什么好牵挂的了,只希望姐儿日后能和世子好好的,别的都不紧要,最要紧是照顾好自己,啊?”

说罢,孙嬷嬷郑重磕了三个头,拄着根木拐起身,背影蹒跚佝偻,莫名萧索。

林媚珠感觉到手心的顺袋在发烫,缓声道:“嬷嬷,留步。”

林媚珠心中虽怨孙嬷嬷,却也始终念着她的恩情。

她对晴儿道:“当年孙嬷嬷奉命将我带回岭南,在半路上染上风寒险些丧命,还落下了风湿病症。我不能知恩不报。正好膳房要用人,她去那里也正好的。”

还有些话她没说,当初刚到林府,她哭闹着要回岭南被罚跪,是孙嬷嬷半夜怀揣着面饼悄悄看她;她学不好规矩手心被打得红肿,是孙嬷嬷一边上药一边安慰她:再忍忍,都会好起来的。可话未说完,孙嬷嬷却心疼地哭了。

林媚珠知道孙嬷嬷或许像普通妇人那样爱嚼舌根,又或者不能免俗地贪慕虚荣,但她觉得孙嬷嬷是真心为她好的。

晴儿想了想,偷笑道:“总归她的心还是向着姑娘的,正好让她治一治膳房那些见风使舵的人!”

讲起膳房,林媚珠又想起那位憨厚勤恳的张大娘,问道:“没人为难张大娘她们吧?”

晴儿道:“奴按照姑娘的吩咐特意在众人面前夸了几句张大娘,料想没人敢放肆。张大娘感激得不行,硬是要送奴几罐辣子酱答谢,哎哟简直要把我嘴都辣肿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在报复我!”

林媚珠舌底生出津液来,“我记得大娘是岭南的,怎地她也好辛辣?”

晴儿笑道:“说是娘家人捎来的,她姊妹以前在湖广交界处经营一家客栈。”

林媚珠眼珠子一亮,道:“难不成是茱萸豆豉辣酱?”

晴儿道:“正是,姑娘吃过?”

林媚珠道:“我阿公是湖南人,我虽然生活在岭南,却也是吃得辣的。”只是在林府能有饭吃饱就算好的了,在王府也要迁就沈长风的口味。今日听晴儿讲起,林媚珠不由自主地生出怀念之情来。

晴儿有些心酸,强笑道:“这有何难?左右这两日世子不回府,奴舍命陪姑娘,吃上一桌爽口的!”

林媚珠嘱咐道:“先前煮好的绿豆百合汤应也冰镇好了,你吩咐待会一道儿送过去。”

晴儿掩嘴笑:“我也想当世子的同僚,沾着光还能天天吃到姑娘做的羹汤和糕点!”

林媚珠刮她鼻尖:“就你贫嘴!快去吧!”

原来,沈长风上朝不久后,宫里忽然传来失火的消息,他派人传来口讯这几日都歇在官署。

宫里的金吾卫多出自勋贵之家,与其说皇帝指望这些实战经验为零的子弟保护自己,倒不如说是放在眼皮子底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