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5芦花(2 / 2)

加入书签

“不过还是留下来一点东西,等下我拿给你看看。”

话题成功被她翻了篇,陈阿娇的注意力被转移到了别处。

楚服暗暗松了口气,快到后门的时候,她从马背上翻身下来,牵着马带阿娇回宫,才想起来有正事没说:

“这些世家大族掌着胶东的鱼盐之利,家财万贯,沆瀣一气。现在整个胶东的人都知道太子妃游行至此,明儿可能有好几个世家上门来拜访。”

阿娇无视了不远处探头张望的几个侍卫,俯下身凑到了楚服的耳边:“是么,那他们知不知道,侯国夫人现在在和自己的丫头同乘一匹马?”

“他们不会知道。”楚服伸出一只手指,贪-婪地摩挲着阿娇被亲肿的唇,像是回味。

“为什么?”

“我会把他们的眼睛都挖掉。”

这话说的很是果决。

陈阿娇掐住她的脸:“在胶东不过待了几天,你怎么就变了一副样子?”

楚服转过头直直地看着她,这次没有躲:“楚服在世,进可攻退可守,第一件事就是保护小姐。第二件事,就是帮小姐开拓疆土。”

“胶东都是刘彻的眼线,你想死吗?”陈阿娇想起来那盒下马威的茶,又气恼起来,“他养了一堆不会叫、很爱咬人的狗,变着法子要脏我的眼睛。”

楚服摇头:“不,刘彻在这里没有根基,他们继承了许多年的家业,已经到了族中年轻人不好好读书,一味享用家业,青黄不接、没有人才的时候了,甚至还搞出了乱子,等‘太子妃’决断呢。反倒是这里世家大族的女儿饱读诗书,值得您的赏识。”

陈阿娇抓住她话里的意思:“什么乱子?胶东人向来尊崇儒家,遵纪守法,能出什么乱子?”

“即便再谨慎的人,稍有不慎,也会出乱子的。”楚服笑着摇摇头,“更何况是内忧外患,自乱阵脚呢?”

“你真的变了很多。”

“是小姐教得好,”楚服颔首,将一只手放在胸前,“县令在宫中,等待小姐随时发落。属下楚服并胶东王宫所有人,万事听凭小姐差遣。”

她说完,就牵着马在后门处停下,扶着陈阿娇落了地。

守门人虽然是刘彻派来的人,现在全都听凭楚服的差遣,齐刷刷跪了一地,喊“恭迎陈小姐”而不是“太子妃”。

众人恭恭敬敬把陈阿娇迎进殿内,准备好了餐食和浴桶,方便她自行休息就离开了。

陈阿娇带着一个背上背着刀的侍女,大摇大摆走进宫里,头一次感受以“小姐”的身份做主,还住在正殿,欢喜到几乎忘了舟车劳顿的疲惫。

她把宫里前前后后都转了一圈,听人喊自己陈小姐方才罢休。

回到正厅,陈阿娇干脆也不沐浴,反而先坐到了侯爷的书房中,看楚服呈上来的一盒信纸。

这一盒零零散散的纸和布条,大约是绵阳公主所寄之信的完整版,拼凑成这几个世家大族的兴衰。

*

话说胶东有两大盐商,分别是严家和夏家,而铁商则是景家一家独大。

起初夏家的家业更大一些,也看不上严家,将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景家,是为景家夫人,也就是夏夫人。

可后来七王之乱,夏家将金银细软送了胶东王,望他功成名就,自己也能飞升。七王之乱被镇压后,夏家也被官服打压,日渐式微,严家乘势而上,将其吞并。

夏夫人掌握大权,识字念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