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7第27章(1 / 2)

加入书签

“元辅可知,今日孟冲被内厂禁在廊下家,大内已然掌控在了冯保手中了。

我看形势不妙,冯保那厮,外作斯文,内秉张狂。

昨日皇上在文华殿分批受百官朝贺,我等科道言官朝贺时,那冯保就公然站在御座旁受礼,丝毫不知避让,背着两宫太后的眼,他真当自己是二皇帝了!”

“有这等事儿?是可忍孰不可忍!”高拱拍案而起。

“千真万确的事情,当时六科和十三道御史人人看在眼里,若不是登基大典不容差错,岂容那厮这等猖狂!”

高拱立时就要发作,不过转而一想,那冯保这些行为都是背着两宫来施展的,若是空口白牙指叱冯保,此时却没有证据。

指望小皇帝?新帝只有十岁的年纪,他能知道些什么?冯保又是从小陪伴新帝长大的大伴,这打鼠唯恐伤了玉瓶,不由得为难起来。

韩揖哪里知道高拱的犹疑之处,忙不迭地补充:“元辅,冯保现已掌管东厂,譬如当初刘瑾掌管神机营,不能再放任下去了。一旦这厮掌印,这内廷军、政皆握于一手,恐又是一场‘甘露之变’啊!”

这‘甘露之变’主人公就是唐朝大太监仇士良,此等狠人,挟文宗,立武宗,侄女嫁宣宗,历经七朝。彼时唐文宗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被仇士良发觉,双方交战。

其结果是朝廷重要官员李训、王涯、贾?、舒元舆、王?、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史称“甘露之变”。

韩揖这话夸张了些,锦衣卫毕竟不是正规军队,大明朝的司礼监大貂?也并不能如汉、唐后期的太监一样直接掌控军权。

但即便如此,也引起了高拱的警觉,这种风气必须要扼杀在萌芽之初,况且新皇只有十岁,最容易受身边人的影响。

高拱沉吟片刻,反问道:“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依王振、刘瑾之例,杀!”韩揖斩钉截铁道。

高拱刚待要说点儿什么,忽然听见外面一声嘹亮尖细的声音:“皇上传旨内阁??”

高拱和韩揖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眼中见到惊疑之色,这是皇上登基后第一道圣旨,按照成宪,应该是皇上下诏给内阁,内阁会根据皇帝意见负责起草或票拟,呈递给皇帝检阅之后,由皇帝做最后的修改和决定,一旦内容最终确定,皇帝再签字并加盖宝玺。

可是这道圣旨下达,内阁一无所知,高拱身为内阁首辅一丝风声都没听到,还是在新皇刚刚登基的敏感时刻,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

因为圣旨下达给内阁,韩揖早就回避到另外一间内室,高拱铁青着一张脸跪下接旨。

牙牌太监张宏展开一卷提花黄绫横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从即日起,解除孟冲司礼监掌印太监职务,着冯保接任,并兼掌东厂。内阁知道。钦此。

高拱一听到皇帝直接绕过内阁下达旨意,心中就止不住的恼火。

明朝制度,内阁和六科对皇帝的诏令有复奏封驳权,所以这两个衙门是位卑权大,内阁阁臣只有五品,六科都给事中也只有六品,但却隐隐有凌驾于众臣之上的地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