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26章(1 / 2)
李妃动容道,“好奴婢!先帝爷知道你的忠心。”说完她一个眼神,示意左右退下,只留下了冯保道:“刚刚在梦中,先帝爷将一物交于我,可我实在不识得那是什么?你可知是什么物件?这梦主何吉凶?”
“不知那物什么形状?”
“状似一烧香筒,尺寸比之更大,长条形,上尖下方,莹白玉制。”
听罢,冯保拿手比划一下,然后若有所悟,忙激动地跪了,“吉兆啊!主子!这是玉圭,帝王礼器也!为瑞信之物,以为法度,以别尊卑。先帝这是将帝王之信物放心交于主子保管,主子必能护佑当今承继江山、绵延社稷!”
李妃听了这话,不由得喜笑颜开,对冯保越发满意,身为内宦,能通文晓字、知书识礼,在重要事情上能有识见,本就难得,更重要的是从小伴着万岁爷长大,彼此都熟悉了,更不比别人的情分,李妃见冯保得用,不由得在心里做了个决定。
“娘娘既有如此大喜,奴婢再给娘娘报个小喜,这是内阁上书册封两宫的题本,请娘娘御览。”
说着冯保将一份题本双手捧到李妃面前。李妃待要拿去,还未碰到题本,忙又止住,问道:“万岁爷可看过了?”
这话将冯保问得一愣,电光石火中反应过来,“万岁爷在读书,奴婢未敢打扰。”
李妃不由得肃容道:“你也是办事办老了的,怎么如此没有尺寸,内阁的题本需由万岁爷亲启,岂能有别人越俎代庖?”
这话说得十分厉害,冯保忙跪下答道:“先帝病时,太子殿下亲自交代奴婢,题奏需筛选后呈报,随着太子殿下位尊九五,奴婢更加不敢违拗圣上口谕。今日这题本欲奏上,见万岁爷在读书,不敢打扰,所以先呈送娘娘这里,娘娘谨慎敏微、德并无疆,亦可待圣上读书后一同亲启。”
李氏这才点头,将这题本拿起放在榻桌上,也并不御览,只端起茶杯慢慢地嘬饮着,一长一短的问冯保,‘皇上这几天心情如何’‘书读到哪一章了’‘先皇的山棱之事如何了’。
冯保不由得一一详细作答:“登基前万岁爷就下诏,遣大学士张居正同司礼监太监曹宪在即位礼成后去勘察大行皇帝陵寝之事,听说今日一早,张阁老就会同户部尚书张守直,礼部右传郎朱大绶,工部左侍郎赵锦,礼科都给事中陆树德,江西道御史杨家相,工部主事易可久,等前往天寿山潭峪岭,复营视察山陵之事。”
冯保这话引出了李氏的思绪,她不由得点头道:“张先生,倒是勤恳忠敏。”
李氏想起来了,在先帝托孤时,张先生立于左后方,长得清瘦颀长、俊雅轩昂,话不多但每次都言之有物,语气倒不像高先生那样咄咄逼人,反而条分缕析、清晰明快,令人听着如沐春风。
李氏自有心事,皇儿年幼,必然不能钳制众朝臣,一旦皇威不彰,就有社稷倾覆之危。皇儿能顺利登基是好事,但是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了,孤儿寡母坐江山,极容易引起别人觊觎。
史书上斑斑血痕皆是教训,如司马懿僭魏少帝曹芳,赵匡胤篡周恭帝柴宗训,王莽夺汉平帝刘?,一笔一笔,皇室中人之血染红了登顶的阶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这等关键时刻,能力高低尚在其次,忠心才是第一位的。
内廷之中,比起原司礼监掌印孟冲,自小伴着皇儿的冯保更可靠。
↑返回顶部↑